生长在河里的淡水鱼,用海水来养,能活得了?位于象山县高塘岛的宁波好赛水产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新技术,用海水养大了1000多公斤河鲫鱼。
日前笔者来到高塘岛的好赛公司养殖场,只见公司负责人宋德定从养殖塘里提起鱼篓,里面是一条条活蹦乱跳的河鲫鱼。与市面上的鲫鱼不同的是,这些鲫鱼鳞片呈淡淡的金黄色。据介绍,养殖池的水是海水与淡水混合,盐度为千分之十,是海水盐度的三分之一左右,“当初投放时,就是普通的小河鲫鱼,但在海水里养了四五个月之后,变成‘金鱼’了。”宋德定笑着说。
宋德定养了近20年鱼,“淡水养鱼细菌多,鱼容易生病,当初我就琢磨着引入海水来养。”六七年前,他在庄市街道设立实验室,攻关淡水鱼海水化养殖,经过三四年的反复调试,终于摸索出了一套有效养殖方法。2014年,他来到高塘岛龙珠村,用两年多时间,投资近1500万元建起108亩钢架大棚养殖池,采用精确的水质控制技术,实施淡水鱼海水化规模养殖,并实现了“零排放”的循环水生态化养殖。在宁波大学水产学院技术人员的协作下,公司还研发出多种饵料,提高鱼的品质。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副院长吴雄飞说,“淡水鱼海水养”是个新课题,以前在慈溪地区的鱼虾混养中有过试验,但像好赛公司这样规模化养殖获得成功的,非常罕见。河鲫鱼变成“金鱼”,原因在于海水中钙含量比较高,促使鱼的体表颜色变深,此外与投喂的饵料也有关。“‘淡水鱼海水养’,存活的关键在于水质的控制,其最大的好处是大幅降低了鱼病的发生率,养出来的鱼没有土腥味,鱼肉更紧实,口感更好。由于减少了用药量,鱼也更安全、健康。”吴雄飞说。
据悉,目前好赛公司用海水养殖的除了河鲫鱼,还有草鱼、花鲢、鳙鱼、黑鱼等好几种淡水鱼。
谢良宏 路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