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一对研究生夫妻,8年的青春奋斗在乡间田野,在广袤的大地上书写一篇篇“论文”——

魏韩英夫妇用青春诠释职业梦想

  •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农民往往与学历不高、工作辛苦、靠天吃饭等词联系在一起,但是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海天源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韩英和她的爱人胡冬冬,却都是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8年来,他们用青春诠释自己的职业梦想,用前沿的专业知识改写农民形象,成为浙江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魏韩英还成为舟山市唯一获得高级职称的新型农民。
    投身农业,让草莓香飘海岛
      魏韩英是诸暨人,在浙江农林大学读研究生时认识了同班同学、现在的爱人胡冬冬。毕业前夕,魏韩英和胡冬冬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放弃在城里从事园林工作的机会,回到胡冬冬的老家桃花岛——舟山的一个小岛上去从事新型农业。
      说起当时选择回到海岛做农民的艰难决定,魏韩英现在还记忆犹新。“当时家里人并不怎么支持,他们都建议我们在城里找一份工作。可我们觉得作为一个掌握园林、生物技术等专业的研究生,自己先从事农业技术工作,然后再开创现代农业方面的事业,应该会有发展前途。”
      于是,夫妻俩选择了当地一家合作社,成为这个合作社的专业技术人员。合作社总共有100多亩土地、150多个标准大棚,魏韩英的任务,就是为大棚里的甜瓜等水果提供种植技术等方面的支撑。
      2011年4月,魏韩英和胡冬冬开始自己承包土地,搭建大棚,一步步筹建他们自己的精品水果基地,并成立了海天源果蔬专业合作社。短短一年多时间,魏韩英和胡冬冬种植的精品草莓就在当地打响了品牌。魏韩英夫妇不仅让自家种植的草莓香飘海岛,还开始引进人参果等当地没有的水果进行试种,并率先尝试草莓大棚无土立体栽培。
      此外,魏韩英夫妇积极探索生态种养新方式。如草莓采摘结束后,草莓的茎叶用来喂羊,不仅减少了羊的饲料成本,还节省了人工成本。“我们探索用捕实螨来消灭草莓生长期间爆发的害虫,以虫治虫。我们在樱桃小番茄边上,种大白菜和大蒜,也起到引虫和驱虫的效果。”魏韩英说,他们还探索使用海鲜下脚料加工成有机肥,不仅能达到驱虫效果,瓜果的口感也得到了提升。
    结合实际,创新农业生产方式
      虽然和其他合作社一样,魏韩英夫妇也是“农民”,但是去过海天源果蔬专业合作社的人都知道,魏韩英夫妇这对“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模式与众不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不断探索新的生产方式方法,积极引进培育新品种。
      针对草莓的连作障碍问题,他们把传统的垄地栽培模式改为基质立体栽培模式。这不仅解决了草莓的连作障碍,还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同时,草莓基质立体栽培模式兼具观光采摘和发展休闲农业的功能,有效促进了周边地区农家乐的发展。
      针对合作社土地资源不足的现状,夫妻俩又开始探索甜瓜立体栽培。相比传统方法,立体栽培模式土地利用率更高,操作更加方便,产品外观更加美观,品质也更好。每年的梅雨季节也是甜瓜上市旺季,立体栽培模式起垄相对比较高,这就减少了雨水对甜瓜根系的伤害。
      舟山最常见的是盐碱地,魏韩英的基地同样如此。为了选育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魏韩英夫妇不断引进樱桃番茄、“美玉7号”玉米、台湾长果桑、无花果、“越心”草莓、油蟠桃、彩虹西瓜等品种,并进行改良推广。“美玉7号”玉米、樱桃番茄等农产品在岛城热销,带动了周边其他种植户的种植热情。
      与此同时,他们还通过多种方式探索土壤改良方法。如在种植无花果的大棚里,根据无花果冬季落叶不生长的特点,采取冬天养鸡,用鸡粪来改良土壤。“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不仅有效利用了资源,而且环保又经济。”魏韩英认为,生长较差的蔬菜和老去的果实是禽类最好的生态有机饲料,而禽类的粪便又可以作为天然的有机肥,为土壤增加肥力。
    不忘初心,带动当地农民共同致富
      魏韩英夫妇虽然投身农业,成为了新型农民,但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同时,魏韩英夫妇俩运用自身储备的专业知识,刻苦钻研,成功研发了嫁接小白瓜保护地栽培技术以及其他瓜蔬类嫁接栽培种植尖端技术。基地种植的小白瓜不仅口味好,还绿色安全,深受顾客的追捧,一路畅销。
      在自己种植小白瓜成功以后,魏韩英还利用闲暇时间专门开展小白瓜嫁接技术、小白瓜种植水肥管理、农药合理利用等培训,采用实地教学方式,手把手教农户操作嫁接、扦插、压条、疏花疏果、剥叶及疏枝修剪等农活,有效调动了当地农户种植小白瓜的积极性。
      从2012年开始,魏韩英主动当起舟山市慈善总会在桃花岛开展的慈善“造血型”扶贫项目负责人,负责当地小白瓜等种植技术推广,同时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等跟踪服务工作。
      在探索引进新产品、传授新技术的同时,魏韩英夫妇积极发挥知识优势为当地农民提供科技服务。魏韩英觉得:“能引导村民进行科学种养,帮助村民克服困难,这也是我们价值的体现。”
      位于舟山市朱家尖的三和果蔬基地里的农作物患了灰霉病,魏韩英得知消息后,专程去基地帮助指导。她建议去掉距地面40厘米以下的叶子,增加通风、增加光照,来降低灰霉病发病几率。舟山种植西瓜的农户比较多,为此,魏韩英建议种植户用瓜蔬类嫁接栽培尖端技术进行种植,提高农产品的抗病性。她说:“第一年种西瓜,第二年如果不嫁接的话这块地就种不了西瓜。一是容易得枯萎病,二是土地微量元素都被吸收光了。用南瓜与西瓜嫁接,南瓜根系比较强,不怕枯萎病,提高了西瓜的抗病性。”
      魏韩英不仅把理论用于实践,向科技要生产效率,而且在创业的同时,注重学术研究,将小白瓜、草莓种植、长果桑种植等方面的技术总结为理论,撰写并发表了《小白瓜提纯复种》等一系列论文。
      前不久,魏韩英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成为浙江省首批49位获评高级职称的新型农民之一。魏韩英说:“我们已在这片土地上奋斗了8年,在乡村振兴这条道路上肯定会越走越坚定,越走越远。”
    陈胜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