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田里养鸭子,既能提高茭白的品质,还可增加收入。”日前在丽水市农科院与缙云县农业局联合召开的茭白新品种及茭田放养鸭子模式现场会上,缙云县新建镇邹红杰家庭农场负责人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茭白田养鸭这一种养模式。来自丽水市有关乡镇的农技人员和茭白种植大户代表现场参观了种养基地。
缙云县茭白栽培历史悠久,产业化种植已有20多年,全县茭白种植面积达6.1万亩,年产量10万吨,年产值达3.5亿元,产业规模全省第一,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茭白生产基地。为提高种养效益,进一步做大做强茭白产业,近年来,在省农科院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缙云又发展了“茭白种植+养鸭+养鱼”与“茭白+养鸭+养泥鳅”等新型种养模式。目前,全县已有邹红杰家庭农场等三个茭白基地共100多亩茭白田开始推广这一立体种养模式,年产值200多万元。
邹红杰介绍,能在茭白田里养泥鳅和鸭子说明生态好。另外,还不用饲料,让泥鳅和鸭子自然成长,实现了生态循环。正因为立体种养的茭白田安全性强,这里的泥鳅、鸭子和茭白都成为商家争相收购的对象。温州、金华等地的客商主动过来高价收购,不但茭白的价格要比其他地方高一些,鸭子和泥鳅的价格也高出不少。
缙云县农业局有关技术人员及基地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这一种养模式的效益和技术要点。茭白长时间连作,易出现福寿螺增多、浮萍杂草滋生、秸秆过量还田造成富营养化影响水质等问题,从而加重茭白病虫害发生,影响产业绿色发展。而茭白田里放养鸭子,可有效防治虫螺,清除浮萍、杂草等,减少茭白农药、肥料等投入,放养的鸭子以泥鳅、杂草为食,鸭子品质好,售价高,因此这一模式的经济、生态效益十分明显,促进茭白产业提档升级。
技术人员介绍,茭田养鸭模式关键技术,应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环境及市场销路好的杂交鸭和麻鸭。放养前选购好已接种鸭瘟弱毒疫苗和鸭流感灭活疫苗的健壮鸭苗。低山区及平原地区,到4月下旬,当茭白苗长到30厘米高时,开始放养;高山地区由于春季回温慢,宜在5月中下旬放养,不宜过早,否则鸭子易受冻而死。放养时,应分点分批,每亩放养5羽鸭子左右。放养时,要加强田间观察,在茭白采收结束后及时捕捉上市。 胡美华 邓曹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