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春末夏初果树虫害多发

农技专家田头“问诊开方”

  •   天气越来越热,果树上各种病虫害也进入高发期。5月7日,德清县农业局经作站的农技专家奔赴无花果种植基地,实地查看果树病虫害发生情况,指导果农做好病害防治措施。
      姚联勇是德清县唯一一户规模化种植无花果的农户,目前无花果种植面积80余亩。这几年,无花果市场行情不错,整体经济效益良好。近期,他发现多棵无花果树势减弱,甚至发生死亡,果树上还发现了白色的虫体,为此,他忧心忡忡。德清县农技专家获悉后,通过现场查看果树的生长状况,发现了一些端倪:无花果树枝上不仅有排泄物,还有小孔,部分枝干损伤严重,出现枯死现象。结合果农描述的现象,农技专家推断这是一种叫桑天牛的害虫造成的。
      据农技专家介绍,桑天牛分布广泛,是无花果树的主要害虫,主要危害果树的枝干。桑天牛幼虫在枝干蛀道内越冬,3月上中旬越冬幼虫开始出蛰活动,4-5月份进入为害盛期。5月下旬老熟幼虫沿虫道上移做蛹室化蛹,成虫6月中下旬羽化后即啃食无花果新梢皮,并在枝干上产卵,8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初孵幼虫直接蛀入果树木质部取食,并向树干基部蛀食发育,幼虫一生蛀道长达1.5-2.5米。11月中下旬幼虫停止取食,进入越冬状态。
      在实地查看果树受害情况后,结合历年果园的管理情况,德清县农技专家给农场开出“药方”:一要加强田间管理。冬季及时剪去虫枝、枯死枝、内膛过密枝,集中起来烧毁。无花果生长季节,追肥宜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合理套种,及时清理田间杂草,提高无花果抗虫害能力。二要以防为主。在桑天牛成虫发生前,对树干和大枝涂白,防止成虫产卵。在桑天牛成虫发生期(6-7月),进行人工捕捉成虫。在成虫产卵期(7-8月),每隔7-10天检查一次,按枝条上产卵痕,在刻槽处用小刀刺破卵粒或刺死初孵幼虫,控制幼虫蛀干危害。趁初孵幼虫在韧皮部活动危害阶段,用铁丝、小刀刺杀幼虫,或用手指在幼虫为害处用刀按压,压死幼虫。三是要用药签堵孔熏杀。根据落在地面的新鲜粪便位置,寻找幼虫蛀孔,先用铁丝将虫粪掏光,然后采用药签堵孔熏杀。在确保不污染周边环境、保证无花果果实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药剂消灭病虫,尽可能降低对产量的影响。
    鲍轶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