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四明山伟秀,七千年河姆渡文化”孕育出的余姚“瀑布仙茗”,首见汉《神异记》(唐陆羽《茶经·七之事》):“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予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招之余,乞相遣也。’因立尊祀,后常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茶经·八之出》记载“浙东,经越州上,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瀑布仙茗”由此而得名,成为中国古老名茶之一。在浙江产茶史上写下浓重一笔,并在今天炼就“多彩多姿”的文化茶品。【新姿一·工艺传承】 在秉承传统手工工艺的基础上,余姚“瀑布仙茗”结合茶叶内部结构及特性,着力“微创”工艺提升,即在工艺上进行微小创新技改,实现了由原来的“凭经验”向标准化工艺转型,形成了由一整套生产技术所独创的品质特色:外形条紧略扁或卷曲如勾且匀净,色泽绿亮。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芽叶成朵、匀齐。【新姿二·珍品齐全】 余姚地处北纬30°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世界绿茶最佳产区。因四明山区域茶树生长特有的多样性生态环境,建成了国内唯一县级珍稀茶树种质资源圃,开展光照敏感型白化茶和低温敏感型白化茶研究,选育出了黄金芽、御金香、四明雪芽、瑞雪1号等10余个茶树品种。2009年创新性开拓了余姚瀑布仙茗“三色四系列”绿茶产品,主要有金韵、雪韵、翠韵3个系列4类13个产品,具卷曲、针条2种茶叶形状,开辟“历史名茶特色单一”之先河,迎合了当代广大消费市场。
【新姿三·食品制作】 以食品制作为目标,经过近十五年来的稳步提升发展,当初的茶农已向承包大户、茶企有序转型,建成余姚“瀑布仙茗”公共区域品牌加工食品化企业体系,现有余姚“瀑布仙茗”定点生产企业40余家(其中7家列入省标准化名茶厂),全部实施了食品质量(SC)安全认证,新增配置了智能摊青室、节能环保型电磁滚筒杀青机、烘干机及回潮等先进设备;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初建了“茶农+合作社+茶企”联合经营模式,有效实现了品牌与茶农的对接,为余姚瀑布仙茗品牌战略中由农产品转变为食品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与发展前景。【新姿四·行业至上】 茶是中国特有的文化与产业结合体,文化赋予产业生机,产业给予文化韵味。余姚成立了茶文化促进会和瀑布仙茗协会,引领古韵文化弘扬,致力品牌产业品质;在新形势下又着力缔造茶之交织点——茶旅游,即浙东红色革命·茶养生特色旅游线,共同推动四明山区域乡村振兴与发展。
如今,全市有茶园面积6.37万亩,居宁波各县市茶叶面积首位,产区规模居全省产茶县(市)中等偏上水平,从业农户约10万人;“余姚瀑布仙茗”品牌以紧紧围绕“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宗旨,大力推进茶叶生产规模化、现代化、优质化、产业化、品牌化进程,全面提升茶产业发展水平,成就了其亿元伟业:2017年总经济效益达8.73亿元,其中,名优茶830吨,产值1.92亿元,初精深加工值2.65亿元,茶文化旅游附加产值达4.16亿元;先后获得“浙江省优质名茶”“中国鼎尖名茶”“农产品地理标志”“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元素活动区礼品茶”“浙江省区域农产品”“中华文化名茶”和“中绿杯”金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