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名企名品

泰顺“三杯香” 品牌远名扬

  •   泰顺是国家级生态县,茶叶生产自然生态条件得天独厚,产茶历史悠久,是全国和我省茶叶生产优势区域之一。明崇祯六年,《泰顺县志》记载:“茶,近山多有,惟六都泗溪、三都南窍独佳。”明清时期,泰顺“黄汤”“白毫银针”等茶叶畅销天津、上海、营口等地,并远销东南亚。解放后,泰顺炒青绿茶一直作为上海口岸公司和浙江茶叶公司出口眉茶的拼配原料,被誉为“浙江绿茶的味精”,产品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受赞誉。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眉茶出口基地县、“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近年来,泰顺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茶产业发展,强调依托区域优势,把它作为效益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以优化品种、品质、品牌为重点,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力加快打造“三杯香”品牌,不断提高三杯香茶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茶叶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7年茶叶总产量达3455吨,比上年增6.9%,总产值3.504亿元,茶产业已成为泰顺县生态农业的支柱产业。
    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泰顺县实施了国家科技部“三杯香提质增效升级工程”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三杯香茶标准推广应用”国家标准化项目、中央和省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省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升级工程项目和省特扶项目,全县新发展良种茶园8700亩(年均新发展1740亩),改造低产低效茶园2万多亩,基地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创建了茶叶科技示范乡镇3个、科
      技示范基地4个,
      实施喷灌茶园
      面积5000
      多亩,“三品”
      认证基地面积达
    3.17万亩,推广绿色防控技术4万多亩,被列入农业部标准化茶园创建县,被评为浙江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目前拥有1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个省级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区,1个省级茶叶精品园,2个市级茶叶示范区,1个市级茶叶精品园。
    加工环境明显改善
    “十二五”以来,泰顺县合理整合茶叶加工资源,新建和改造茶厂20家,建成省、市级茶叶研发中心8个,引进清洁化名优茶生产流水线8条,完成3000吨茶叶精加工项目,茶厂布局逐步趋向合理,厂区和茶厂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加工设施和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卫生安全隐患减少,茶叶抽检和企业送检末出现事故,29家茶厂通过SC认证,3个茶厂被评为省标准化示范茶厂,6个茶厂被评为省标准化名茶厂,获授权专利60多个,其中发明专利1个,新型实用专利6个,茶叶加工初步形成了以绿茶为主,白茶、黄茶、青茶多茶类生产格局,被评为浙江省茶厂优化改造先进县,获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品牌建设初见成效
      上个世纪泰顺三杯香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然而由于缺乏品牌意识,“三杯香”商标却被外地一家公司注册。为了彻底改变茶叶品牌建设中的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收效甚微的局面,2003年泰顺县委县政府下决心买回“三杯香”商标,并确定为泰顺茶叶主打品牌,集中各方力量进行整合,千方百计把泰顺茶叶统一到“三杯香”品牌上来,加以培育。先后成立了泰顺县三杯香品牌管理委员会、泰顺三杯香证明商标管理和保护委员会,出台了《保护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全面启动“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统一宣传”四位一体的管理办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三杯香”商标成功注册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三杯香茶通过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登记,目前有27家企业得到许可使用。先后3次修订了《三杯香茶生产枝术规程》省市级地方标准,制作了品牌产品实物标准样;建成了温州市茶叶检测中心,加强质量监管,确保质量安全;同时在上海、天津、杭州、苏州和本县举办了茶事推介活动,冠名举办省市级茶事活动4次,组织企业参加省级以上茶事活动50多场次,在中央7台、报刊等媒体进行宣传,产品获省级和省级以上评比金奖40多项,省名牌产品、省名牌农产品4个,三杯香茶被列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指定用茶,进入上海世博会DEVNET馆,,2017年“三杯香”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达11.39亿元。
    经营主体带动力增强
    “十二五”以来,在市场机制作用和政策扶持下,部门及茶叶行业内部正在加紧整合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的力量,逐步推进全县茶叶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并涌现了一批新型茶叶生产经营组织,提高了产销组织化程度,促进了产销衔接,延长和完善了茶叶产业链,逐步提高了产业水平与竞争力。目前,全县拥有茶叶企业100多家,茶叶专业合作组织200多个,其中浙江省骨干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1家、温州市“百龙工程”农业龙头企业10家,茶叶精加工企业1家,茶食品加工企业1家,泰顺县茶业协会被评为5A级社团组织、浙江省创业协会先进单位、浙江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十大示范组织、中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协会。目前,该县在10多个省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茶叶经销窗口100多个,专卖店20余个,商务平台商铺8家,从业人员达1000多人,产品出口西欧、中东、非洲和德、法、美等国。
    茶文化理念不断强化
      为进一步推动当地茶文化的发展,泰顺县成立了《泰顺县茶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泰顺县茶志》已于2012年由“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出版;与此同时,该县还组建了具有泰顺特色的茶艺、《釆茶舞曲》、木偶戏表演队,深受观众喜爱;为打响泰顺“三茶香”的品牌知名度,推动当地茶产业的发展,该县还举办了“浙江泰顺茶业发展论坛”活动,拍摄《茶旅天下》专题片和《三杯香》宣传片,2018年,该县又成功举办了纪念周大风先生《釆茶舞曲》创作60周年纪念活动。结合廊桥文化、木偶文化和泰顺旅游丰富资源,开通4条茶旅游线路,宣传泰顺茶叶品牌和茶文化,“泰顺廊桥—三杯香有机示范茶园—畲乡农情文化游”被评为浙江省十大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仕阳万排建设了茶博馆,东溪着手建设周大风《釆茶舞曲》纪念馆和百茶园。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泰顺县茶业管理委员会,重点产茶乡镇成立了茶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茶叶工作的组织、协调、引导,切实加大对茶叶工作的领导力度,定期研究解决当地茶叶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出台了《关于加快茶叶发展奖励办法》等政策,2012年成立了茶叶院士专家工作站,并获得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称号,建成了温州市茶叶检测中心,浙南茶文化城,加上省特扶政策的扶持,茶产业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据了解,泰顺县今后将在茶产业升级示范工程建设,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实施品牌保护战略,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市场体系建设,茶文化与茶旅游开发工程上下大功夫。依托生态优势,进一步落实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实施良种化工程、绿色工程、机械化工程、茶厂优化改造工程、茶产业链拓展工程、茶文化与茶旅游开发工程、品牌复兴工程、健康茶产品的质量保障工程、茶产业科技人才强化工程,打造生态产业,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开发茶资源的旅游价值,进一步促进“三杯香”品牌升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