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瓜菜种业特刊

现代种业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十八大”以来浙江种业发展成就综述

  □本报记者 草萌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子是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也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围绕建设现代种业、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目标,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法治建设“三管齐下”,推进传统种业向现代种业跨越,在供种保障、品种创新、企业培育、种业资源保护利用、依法监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种业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通过现代种业发展资金、订单良种奖励、种子储备制度的实施,强化种子供需预测预警,全省种业安全供种能力明显增强,有力地保障了粮食安全、城乡菜篮子供应。数据显示,全省每年落实订单良种奖励2500万元,种子南繁补助资金120万元以上,全省制繁种面积与产量从2015年11.69万亩、3166万公斤分别增加到2017年的14.68万亩和4012万公斤。去年,全省农作物供种2379.92万公斤,良种覆盖率98%以上。同时修订了《浙江省农作物种子储备管理办法》,完善了省市县三级储备体系,2017年承担中央储备任务170万公斤,省市县三级储备种子1170万公斤。
  种子质量监管能力持续加强。我省加强种子质量监管能力建设,积极开展种子市场监督抽检,依法监管种子市场,全省农作物种子质量水平明显提高,2017年种子抽检合格率达92.7%。一是加强质量检验硬件建设,推进省级分子检测项目实施,全省重点县(市、区)基本建立了检验室。二是全面提升种子检验能力,每年举办两期以上省级种子检验能力培训班,积极组织开展企业检验能力比对验证活动和全省种子检验能力大比武。三是强化质量抽检和市场监管,每年出动600人次以上,全年完成种子质量检验1200份以上,种植鉴定100份以上,严厉查处无证经营、未审先推等市场违法行为。
  品种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需求,我省深入实施重大农作物育种专项,开展良种联合攻关、种质资源创制、商业化育种,加快企业育繁推一体化进程,籼粳杂交稻、常规晚粳稻、西甜瓜、西兰花等优势作物育种能力持续领先全国。“中早39”“中组143”“中冷23”等高产早稻系列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千万亩以上。同时,绿色种业发展方兴未艾;美丽田园、美丽种业蓬勃发展,农作物品种在休闲观光、创意农业发展上日渐受重视,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品种展示示范网络基本建成。全省建立了以嵊州水稻、东阳鲜食玉米示范区为核心的粮油新优品种展示示范点40多个,示范面积5000余亩;基本建成以杭州萧山种博会展示基地为核心,宁波、温州、湖州等6个分中心为主的“1+10+100”的瓜菜种业创新平台,全年展示示范品种3000个次以上。以展示示范基地建设为基础,每年召开省、市、县三级现场观摩会、品鉴会等200多次,参会人数超万人,推介了“浙江好味稻”等一批优质品种,有力地推进了新品种推广应用。
  现代种业企业培育再上新台阶。全省种子企业资源整合加快,规模进一步壮大,种子销售额和销售利润稳步提高。2015-2017年,全省种子企业种子销售收入从11.12亿元增加到13.38亿元。种业企业走出去成效显著。宁波市种子公司的“甬优系列”、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浙优系列”杂交水稻种子辐射到江西、广西、广东、福建、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等省。浙农种业在东北建立5万余亩大豆繁种基地;宁波微萌种业在河南、福建、安徽、陕西等不同生态区域建立育种农场200多亩,台农种业在江西、广西等省建立测试点20个。同时,涌现出一批综合型、特色型和区域保障型企业,企业生产经营差异化明显,如宁波种子公司以经营水稻种子为主;美之奥种业以经营蔬菜种子为主等。
  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初见成效。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等特点。通过长期努力和积累,并借助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普查,我省发现和收集了各类珍稀资源1192份,繁殖更新种质资源529份,鉴定评价91份,申请利用15种作物122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收集保护的处州白莲、西湖莼菜、玉环盘菜、杭州长瓜、黄岩紫莳药等23个地方优势种质资源已成为当地产业化开发的特色名优农产品,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有关科研单位利用我省收集保护的优异种质资源育成了一批农作物新品种。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以来,这些地方品种累计种植面积104.4万亩,产品总产量265万吨,促进农民增收14亿元以上,企业出口创汇680多万美元。
  种业“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明显实效。我省种业“最多跑一次”改革涉及行政许可16项,通过制订规范化办事指南和流程、简化流程、简化材料、简政放权,同时创新服务方式,增加电话、QQ、微信沟通服务,提供证件免费邮寄服务,全面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实现网上提交申请材料,办证期限普遍缩短5-10天,办件效率提高60%以上,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益,方便了群众。
(本版图片由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提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