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浙江需要怎样的人才?针对来浙人才又将提供哪些政策红利?6月6日,由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浙江高端人才集聚政策新闻发布会给出了答案。
此次发布的浙江省高端人才集聚政策战略视野广,目光远。将全面推行“人才+”行动,“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主要支持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增材制造、科技金融等我省重点发展领域。省“千人计划”允许浙江企业海外分支机构新引进人才申报,“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支持范围由企业拓展到高校院所的基础研究团队。同时,加大博士、博士后培养支持力度,更大力度集聚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提高各类工程项目青年人才入选比例。
今年将试点青年人才举荐制度。由知名企业家、权威专家直接推荐一批具有真才实学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纳入重点人才工程进行重点培育。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聚集一批具有全球号召力的大师级人才。对这些人才,将实行“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按需配置支持资源。国外知名大学终身教授等顶尖人才,今年起可直接认定为省“千人计划”专家。
据了解,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浙江省诚意满满。政策明确高层次人才购买首套房可不受户籍限制,今年全省计划新建(新交付)1.9万套人才公寓;高层次人才落户不受年龄、住所条件等限制,配偶、子女可随迁,子女就学可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不在杭州的“两院”院士、省特级专家可办理车辆进杭通行证,在杭高层次人才竞拍车牌由用人单位给予上牌补贴等。对国家、省“千人计划”专家,还将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500万元的平价信用贷款;在省股权交易中心设立国际人才板,为人才提供股权融资、上市辅导等服务;创设“人才保”业务,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最高2000万元的授信担保。
据介绍,近年来,浙江领军人才规模日益壮大。目前全职在浙“两院”院士51名,柔性引进省外院士45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