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祖先是在什么情形下开始驯化农作物、从狩猎采集者变成农民的?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认为,农业可能起源于历史上自然环境良好、物资相对丰富、人口密度较高的时期,可谓“生于安乐”。
研究人员利用世界各地220个狩猎采集社群的数据,分析多种环境因素对人口的影响,包括环境生产力和稳定性、居民迁徙距离、与海岸的距离、土地和其他资源拥有情况等,建立了一个能较好预测人口密度的模型。
结合历史气候数据,研究人员用这个模型对2.1万年前至4000年前的全球人口密度进行推算。结果显示,在从中东、美洲到新几内亚的12个农业发源地,尽管人们发明农业的时间相隔数千年,驯化的作物种类也大不相同,但农业活动全都开始于环境良好、人口密度较高的时期。
研究人员认为,良好的生活条件使人类有余力将新想法付诸实践,较高的人口密度也有利于思想碰撞、促进创新。
(摘自《劳动报》 刘笑冬/文2018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