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记者从6月2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浙江省食品保健食品销售欺诈整治行动发布会上获悉,为打击食品保健食品销售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根据国务院食安办等九部门的统一部署,2017年7月开始,省食安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十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全省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全省已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8.7万余家次,发现并排除风险隐患6022家次,立案处罚3176件,移送公安立案562起,追究刑事责任289起,罚没款6544万元,查获不符合要求的食品保健食品55249公斤。
据悉,这次整治是我省近年来参与部门数量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食品安全专项行动,时间跨度从2017年7月到今年年底。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我省按照“联动协作成合力、扫雷拔钉除隐患、严查重处办大案、公开信息促共治”的工作思路,着力聚焦非法添加、非法营销、虚假标识、虚假广告宣传等突出问题,全面整治食品保健食品生产经营领域涉嫌欺诈和虚假宣传乱象。
整治期间,各责能部门和各地通过监督检查、明查暗访、网格化排查等手段,对相关食品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和进口单位、第三方平台、非实体店、广告宣传等进行全面排查。截至目前,全省共查获违法生产经营案件2338起,违法标签声称案件402起,违法营销案件203起,违法广告案件数233件,移送公安立案562起。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中,我省全面及时公开信息,第一时间通过“整治工作专栏网站”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并加强食品保健食品政策法规和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消费者防范意识,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拍摄了以我省保健食品欺诈整治真实案例为原型的微电影《较量》。同时,我省还通过“12331”“12345”等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强化社会监督。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共收到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相关的投诉举报12586件,办结11388件。
今年,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已被列入省食安办工作重点和省政府对各市食品安全工作年度考核内容。下一阶段,我省将保持高压态势,集中力量对前期发现的区域性共性要案进行深挖,对重点、重大案件实行挂牌督办,通过严厉查办一批违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严打高压震慑力。同时,针对网络视频营销、自媒体欺诈营销等新型违法手段,创新监管模式,强化网络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第三方平台的监管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