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早稻-西兰花轮作模式

  •   临海市是全国最大的冬春西兰花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由于连年种植,西兰花病害发生趋重,品质和产量下降。为有效缓解连作障碍,2009年开始,当地农业部门重点研究推广了早稻-西兰花轮作新模式。该模式通过水旱轮作,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降低病虫害发生程度,西兰花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西兰花收获后大量茎叶还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早稻也容易获得高产。据调查,在连续阴雨等不利天气下,轮作田西兰花黑腐病病株率为23%,远低于连作田的50%,且发病程度很轻。轮作还因为切断了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小菜蛾的食物链,西兰花主要虫害基数越来越低。正常年份,定植后可以不用农药,实现农残“零检出”。目前这一模式已在临海、三门、温岭等地大面积推广。
    产量效益
      一般早稻亩产500千克,产值1550元,净利润600元;西兰花亩产2000千克,产值4100元,净利润3100元,合计年亩净利3700元。
    茬口安排
      早稻在4月中旬直播,7月底收获;西兰花根据品种不同,在8月上旬开始育苗,9月上中旬定植,12月底到次年2月收获。
    关键技术
      1.直播早稻生产技术
      及时播种。一般在 4月10-20日播种,品种选用“中早39”。
      种子处理。播前晒种1天后,用25%咪鲜胺(使百克)3000倍液浸种48小时。浸种后直接在25℃-28℃条件下催芽。亩用种量4千克左右。
      化学除草。播种后2-4天,亩用40%苄嘧·丙草胺或35%吡嘧·丙草胺45-60克兑水45千克喷雾,施药后5天秧板保持湿润状态。
      肥水管理。由于西兰花后作土壤肥料残留量较多,早稻一般不施基肥,施2次分蘖肥即可,即在秧苗2叶期,亩施尿素5千克;在4叶期,亩施尿素15千克、氯化钾7.5千克。
      病虫防治。根据病虫情报,及时做好稻纵卷叶螟、二化螟、褐飞虱和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2.西兰花生产技术
      土地整理技术。增加土壤透气性是早稻后种植西兰花的重要环节,在早稻收获后先用旋耕机旋耕一遍,并开好第1轮排水沟,沟渠相通,可排可灌。西兰花定植前7-10天再用旋耕机旋耕一遍,在畦中间开好第2轮排水沟。
      品种与安排。可选用早熟品种“炎秀”“耐寒优秀”,中熟品种“绿雄90”“台绿1号”等优良品种,品种合理搭配,实现均衡上市。早熟品种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12月至次年1月上旬收获;中熟品种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播种,12月下旬至次年2月收获。
      穴盘育苗。播前用5%百事达1500倍液加40%百菌清600倍液进行苗床消毒。做好出苗期温湿度管理,确保全苗;高温期注意遮荫和水分管理。苗龄控制在25-30天、4-5叶。
      合理密植。3米畦种5-6行,株距0.4-0.45米(因品种而异)。定植宜在下午3时后或阴天进行,大小苗分片定植,定植当天浇1次定根水。
      配方施肥。定植后10-15天每亩施尿素10千克;第一次追肥后10-15天,每亩施45%复合肥25千克。现蕾时每亩施45%复合肥25千克、尿素25千克作球肥。
      科学防治病虫害。根据病虫情报科学用药,做好综合防治,尽量减少农药用量,并严守安全间隔期。
      临海市农技推广中心 苏英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