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去看盆景展,各式各样的虬根曲干、苍松古柏,点缀着小小的人物和亭台楼阁。“是您培植的吗?”我问一位接待的女士。“不!不!不!”她忙不迭地回答,还不好意思地说,“都是我先生和我儿子做的。我是女人,不能做盆景。”
我一怔,问她:“为什么女人不能做?”她笑笑:“也不是女人都不能做,但我相信多半的女人不能做。因为女人不够狠,狠不下心修剪,所以顶多只能做个漂亮的盆栽,却没法做出……”她指了指其中一棵盘根错节的盆景,“有时候看我先生修剪,长得好好的树,拦腰一刀,真以为他要毁了那棵树,没想到后来能变得这么有味道。”
走出展览会场,她的话还响在我耳边。我想起我的园丁也说过类似的话——树的枝子太多,要剪。盆栽的根太多,也要剪。你愈剪,它长得愈好,也愈开花。你要是不剪,以为爱它,其实可能害了它。
我们从小到大,在学校所学的,除了各种知识技术,不就是接受管理、训练、教诲,好像一棵棵小树苗,一边接受灌溉、栽培,一边接受“修剪”吗?甚至可以说,所有的知识,都是以“修剪”的方式呈现的。小学一年级就做的“是非题”,不是二选一吗?你选了“是”,就不能选“非”。小学二年级就做的“选择题”,不是要从一二三甚至五六个答案中选一个吗?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教训”,也是“培育”。教育有个最重要的功用,就是教我们自制。
(摘自《人生三部曲:此生何必从头来》 刘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