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想不到租房还能拿到权证,可以凭此证向银行贷款,这对我们租房者是个大利好。”绍兴大通集团董事长钟百富近日欣喜地说,担心房东中途悔约的顾虑没有了。当天,钟百富一连租下上虞芋艿湾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的3幢闲置农房,准备装修后用作民宿开发。
随着这3本《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证》的颁发,绍兴市上虞区探索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迈出了重要一步。据悉,这是较早颁发的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证。
农户袁兰娟家220平方米的闲置农房,租赁给“大通”后,每年能拿到租金1万元,从第3年开始,租金每年递增5%。“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农村的房子也能租出去,而且一租就是20年。”袁兰娟几年前就在上虞城区买房居住,老家的这幢房子一直闲置着,现在不用担心没人看管了,还有钱拿,想想都开心。
农村“空心化”导致部分宅基地和住房闲置低效利用。去年以来,上虞区启动闲置农房激活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底,将激活闲置农房(宅基地)100万平方米,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助推美丽经济发展。
为了让闲置农房真正“活”起来,上虞区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出台“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登记办法”,明确承租人在租赁期内,拥有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租赁使用权证,可用于融资抵押担保。
“此举可以有效保障租赁双方的权益,调动双方积极性,从而提高闲置农房的出租率、承租率,同时解决承租人抵押融资和银行资金安全问题。”上虞区副区长胡宝荣表示,在一定制度框架下,盘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变“死资产”为“活资产”,为乡村振兴释放改革红利,是以市场撬动资源的新尝试。 陈晓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