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三伏天”,是全年最热的时期。杭城各大医院天天都有中暑患者就诊,甚至出现了热痉挛、热衰竭患者。那么,什么是中暑、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相应的表现是怎样的,应该怎么紧急处理呢?
中暑可分为先兆、轻症、重症中暑
这几天,各大医院纷纷发出预警:持续高温,谨防中暑!听得多了,很多人并没有引起重视。医生提醒:别不把中暑当回事,其实,重度中暑会导致多脏器衰竭,搞不好,真的会“热”死人。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肌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
如果要细分,中暑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其中,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的症状有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升高等。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指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肌体严重钠缺失(大量出汗)有关。热痉挛也可能是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指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体盐丢失过多,常发生在炎热环境中工作或者运动而没有补充足够水分的人中,也发生于不适应高温潮湿环境的人中,具体表现是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高,可有明显脱水征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这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具体而言,非劳力性热射病由暴露于高温环境造成,多发生于幼小、年长、有潜在疾病的人,可以在数天之内发生。劳力性热射病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体能作业造成,包括炎热天气长距离跑步,可以迅速发生。
临床表现上,热射病一般会出现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死亡率较高。
中暑怎么急救?记住“五字诀”:移、敷、促、浸、擦
一般中暑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九时到下午五时,发生地点绝大部分为高温封闭房间、室外空旷区域等。那对中暑者怎样开展简单的现场急救呢?
面对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应对的方法是把患者移到清凉的地方,平卧,及时降温,可以脱去患者一些衣物,用湿毛巾或冰给他抹身,扇凉等,但小心别反令患者冷病了。如果可能,在降温的过程中每隔5-10分钟测一次体温,以确定降温是有否效,一旦体温低于38.5℃时需停止冰水降温,以防体温过低。如果患者清醒,可以给他饮一些清水,但不要给热饮或刺激品如咖啡等。同时,可用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十滴水、人丹等解暑。
面对重症中暑患者,紧急处理上,应该将患者移到阴凉地方,用湿毛巾或冰给他抹身和扇凉等,同时让患者平卧,垫高双脚。如果患者清醒没呕吐,每15分钟给患者喝淡盐水一杯,共喝两杯。最要紧的一点,是从速就近送医院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别给昏倒的患者灌饮任何东西,以免呛到患者或液体入了肺,那就更麻烦了。
如果上面说得太复杂记不牢,专家还传授了中暑急救“五字诀”:移、敷、促、浸、擦。
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敷:可用冷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促:将病人置冷水中,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凉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不宜过低。
擦:多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左右,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陈素萍
三款冰粥过伏天
荷叶绿豆粥:祛暑养生
这道冰粥具有祛暑清热、和中养胃的功效,老少皆宜,特别适于伏天食欲不振、发热口渴的少儿食用。荷叶绿豆粥以荷叶、绿豆、粳米、冰糖为原料,做法是:绿豆用水泡发后,另用水将绿豆煮开花,制成绿豆汤;粳米煮成稠粥,半熟时加入绿豆汤、冰糖,搅拌均匀,再一起煮开;粥熟后,取荷叶1张,趁热盖在粥面上,待粥变凉并呈淡绿色,即可食用。
水果冰粥:美容养颜
在众多食物中,水果是最具美容养颜作用的,而夏季本身就是水果生产的旺季,所以苹果冰粥、西瓜冰粥、香蕉刺梨冰粥……这些时下流行的水果冰粥不但具有凉爽祛暑的效果,更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制作香蕉刺梨冰粥的方法是:香蕉去皮,切成丁块,刺梨捣烂去渣,或刺梨煮汁去渣,加入煮开的米粥里,再加入红豆粉、冰糖,制熟晾凉食用。
山楂冰粥:消脂开胃
山楂冰粥能开胃养脾、消脂益气,更适合老年人食用。山楂洗净备用,糯米洗净冷水浸泡2小时后沥干水分。锅里注入凉水,旺火煮开,倒入山楂,煮15分钟后,捞出山楂,倒入糯米,用中小火煮熟,加入冰糖,凉后存入冰箱,适时取出食用。喜欢冰粥“冻”人的年轻人,还可在晾凉的粥里加入碎冰。
相关链接
酸梅汤
三伏天,暑热和湿气往往“勾结”在一起,人出汗多,伤津耗液,所以在解暑的同时,还要注意生津。而酸梅汤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
原材料:乌梅25克;乌枣25克;山楂35克;甘草2克;陈皮5克;干桂花6克;冰糖适量。
具体做法如下:
1.将除了冰糖和干桂花外的所有材料洗净后,放入600毫升左右的清水,浸泡15-20分钟。
2.第一遍熬制:浸泡好的材料倒入锅中,放在火上大火烧开,烧开后改小火熬煮半小时。
3.第一遍熬好后,将汤汁倒入干净的容器中。所有原料保留在锅中。
4.第二遍熬制:在锅中重新加入清水,重复第一遍熬制的方法,同样加入600毫升左右的清水,烧开后小火熬制半小时。
5.在起锅前放入冰糖和干桂花。
6.冰糖溶化后,关火。将第二遍熬制出的汤汁与第一遍熬出的汤汁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