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开拍的好莱坞新片《倒时钟》主线是朗格教授在1979年做的一个实验。
朗格教授和学生精心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他们邀请了16位老人,年龄都在七八十岁,8人一组,让他们在这里生活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都沉浸在1959年的环境里,他们听上世纪50年代的音乐,看50年代的电影和情景喜剧,读50年代的报纸和杂志。他们都被要求更加积极地生活,比如一起布置餐桌,收拾碗筷。唯一的区别是,实验组必须努力让自己生活在1959年,而控制组用怀旧的方式谈论和回忆1959年发生的事情。
实验结果是,两组老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改善。不过,“生活在1959年”的老人进步更加惊人,他们的关节更加柔韧,手脚更加敏捷,在智力测试中得分更高。这么多年来,关于这个实验的质疑从来没有停止过。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老人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年轻了20岁,于是身体做出了相应的配合。虽然不至于“返老还童”,但这个实验至少证明了,我们生命最后阶段的衰老并非是不可逆转的。“衰老是一个被灌输的概念。”朗格教授说,“老年人的虚弱、无助、多病,常常是一种习惯性无助。”
脑神经科学的证据显示,一半以上的老年人,其大脑活跃程度与20多岁的年轻人并没有区别。到底是什么抑制了他们真实的潜能?
朗格教授的分析,是因为我们固执而轻率地认定衰老和能力减弱有着必然的联系。朗格教授发现,当一个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权时,比如他能决定在哪里招待客人,玩什么娱乐节目,自己照顾房间里的植物,他会比那些被全方位照顾的老人更加快乐,更爱社交,记性更好,而且活得更久。
留意新事物,形成新的视角。一旦我们看清自己是如何自我束缚在文化、范畴、语言和思维模式的陷阱里,就会发现,人生中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包括健康和快乐,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摘自《新华日报》 陈庚/文2018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