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做好村级资金资产资源大文章

长兴规范化管理村集体“三资”助推经济发展

  □本报记者 李曜清
  本报讯 今年以来,长兴县借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做好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通过发展物业经济、资源发包、项目建设等多种途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到明显成效。
  资金、资产、资源,是村级集体的全部“家产”。管好“三资”不仅牵涉到每个村民切身利益,也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前提。
  去年11月,和平镇沙埠村、南淙村、韦山村合并为长安村。此前3个村或多或少存在账目不清,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原韦山村集体有1000多亩林地承包给村民种茶,不少承包户拖欠承包款,几年下来集体收入损失近11万元。村民们颇有微词。
  3村合并,原先的“糊涂账”怎么办,在建的项目怎么管理,今后“三资”管理如何让群众满意?一个个难题亟待解决。在上级的指导下,刚刚履新的和平村“两委”班子牵头成立清查小组,按照“一片一物一卡一图”的原则,对全村的所有集体资产进行拍照留存,并对使用情况明细制成卡片编号存档,要求每项资产都实行台账式管理。将村民代表表决、工程监督记录单、审计报告、工程款支付明细等所有资料收集整理……
  “现在村里所有资产、资源一目了然。每笔资金开支全部公示,村民很满意。”原沙埠村主任、现任长安村报账员周时斌告诉记者。
  账理清了,底摸透了,发展路子也有了。如今的长安村通过整合村域内零星水域发包,出租空置学校和办公楼,与企业合建职工之家等方式,拓宽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今年预计可增收189万多元。村里还在和省某研究所洽谈合作项目,以土地入股开发水产种苗养殖……
  近年来,长兴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从事后监管转为实时、直接、全程监管。通过信息录入平台、信息查询平台、实时监管平台,实现了开放式“阳光管理”。
  记者从长兴县农业局了解到,全县通过清产核资,共清理村级集体流动资产9.6亿元,固定资产14.8亿元,土地资源11.79万亩,资产资源出租合同2400余份,涉及合同金额3.3亿元。在清产核资基础上,持续做好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工作。至7月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07亿元,经营性收入9240.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 18%和21.57%,有25个村年总收入新增超百万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