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胡喜冷凉湿润的气候,生长于向阳山坡疏林边缘、山坡路边灌木丛中及山谷溪沟边。土壤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夹沙土为好,排水不良的地方生长不良且易烂根,质地黏重的黄泥土和干燥瘠薄的河沙土不宜栽种。
种子繁殖:前胡一般采用种子繁殖,育苗移栽或直播。一般9-10月种子成熟,种子呈黄白色时,用剪刀连梗剪下,于室内后熟一段时间,然后搓下种子,除去杂质,晾干贮存备用。
选地整地:选择阳光充足、土壤湿润而不积水的平地或坡地栽种。最好是在头年冬季,将前作枯物及杂草清除干净,选晴天进行深耕整地,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1000公斤-2000公斤,均匀撒施。耙细整平作畦,四周开好排水沟。疏林套种要求平整土地,不需作畦,需每隔3-10米用树枝、根梗或草叶做1条隔土带,以防水土流失。
适时播种:可冬播或春播,冬播时间在11月上旬至次年1月下旬,春播在3月上旬。冬播将种子均匀撒于畦面,然后用竹扫帚轻轻扫平,使种子与土壤充分结合。春播采用穴播或条播均可,在畦上以8平方厘米开穴,穴深1厘米左右。将种子拌土木灰,匀撒穴内,然后盖一层土或草木灰,至不见种子为度。最后盖草保墒,利于出苗整齐,发芽时揭去。每亩用种量2-3公斤。
苗期管理:苗期应保持土壤湿润,遇干旱时喷淋浇水。一般栽植后可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至发芽前每隔3-4天浇水1次;夏天高温干旱时需常浇水。当幼苗长到3厘米-5厘米高时,间苗,拔除过密和过细的前胡苗。
人工除草:中耕除草一般在封行前进行,中耕深度应根据地下部生长情况而定。苗期植株小,杂草易滋生,应勤除草。待其植株生长茂盛后,此时不宜用锄除草,以免损伤植株,可采用人工拔草。一般当苗高3-5厘米高时,结合间苗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6月中旬-7月上旬,结合间苗补缺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浅锄,以划破地皮为宜,防止伤根或土块压伤幼苗;7月底-8月初进行第三次除草。多雨时酌情增加1-2次。
折枝打顶:3月底4月初,当前胡植株长到20-30厘米高、花茎形成时,结合第一遍中耕除草,除保留基生叶外,从基部折断花茎、打顶。对一年生生长过于旺盛的植株,可在6月中旬折枝打顶。
套种遮荫:3月下旬-4月中旬,在大田里种植的前胡,可套种玉米,或者搭遮阴网遮阴,荫棚高2米,保持四周通风、透光率在30%-40%左右。10月中旬天气转凉时,除去荫棚。
合理施肥:栽植前施堆肥或厩肥作基肥,幼苗期至7月底不宜追肥,以免造成植株提前抽苔开花。当根部木质化时可施追肥2次,第一次在8月上旬,第二次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每次亩施复合肥15公斤。施肥时注意不要伤根、叶。冬季在根茎上面覆盖土壤或厩肥,防止冻害发生。
防治病虫:前胡主要虫害有蚜虫、黄刺蛾、蛴螬、白草蚧履等;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等。物理防治,根据害虫的不同性质,4月下旬至7月,在田间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悬挂黄板粘虫板等。药剂防治,药剂选择及使用必须符合 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在采收前1个月,禁止使用任何农药。
收获加工:在秋季11月份进行,先割去枯残茎秆,挖出全根,除净泥土,晾2-3天,至根部变软时,晒干即成。一般亩产300-400公斤,高产的可达500公斤。每年收获时,挖断的细根须第二年也可萌发新株,且生长较种子撒播苗要粗壮,产量也高,所以在收获时可将须根挖断留在土中,待来年播种时,每亩只需播0.5-1公斤种子即可,既减少了用种量,又提高了产量。
何伯伟 沈晓霞 郑平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