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勇进
本报讯 9月6日,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经信委、卫计委、农业局、林业局召开“衢六味”新闻发布会,公布衢枳壳、白及、陈皮、猴头菇、白花蛇舌草、黄精六味中药为“衢六味”入选品种,蜂蜜、白芍、覆盆子、三叶青、莲子、葛根为重点培育品种。据悉,这是衢州打造中药材产业强市的一项重要举措。
衢州市中药材资源丰富、特色优势明显、产业发展基础较好,是我省中药材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据统计,衢州市现有各类中药材种植69种,面积30多万亩,年产量2万多吨,年产值7亿多元,已建成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75个,种植面积在千亩以上的中药材有20种。其中衢枳壳12.5万亩,覆盆子9640亩,黄精近7000亩,白及2320亩,白花蛇舌草2200亩,形成了绿业公司、红日家庭农场、瑞草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浙八味公司等一批规模种植大户(合作社、公司)。江山市是“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基地”“浙江葛根之乡”,江山产的白及单株获评“浙江农业之最”;常山县青石镇、球川镇分获“浙江衢枳壳之乡”、“浙江中药材之乡”称号……衢州已成为我省发展中药材产业“两市一县”(丽水市、衢州市和磐安县)重点区域之一,发展潜力巨大。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去年底,衢州市出台了《中药材产业提升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提出,未来3年,全市每年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万亩,到2019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8万亩以上,中药材采收面积超过20万亩;建成中药材精品园30个以上,规范化产地初(精)加工企业10家以上,引进中药材深加工龙头企业1家,培育1个衢产中药材区域公共品牌,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等相关产业产值达30亿元,其中中药材产值10亿元以上。
所谓“衢六味”,即在衢州市辖区内具有衢州特色的、有一定种植历史的、有较大种植规模且有发展前景的六味道地药材。围绕“衢六味”及重点品种,衢州市有关部门将在资源保护、基地建设、标准制定、产地加工、产品开发、品牌创建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培育“衢六味”种植示范基地,创建和打响衢州中药品牌,促进衢州中药材产业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努力把衢州打造成为浙江省中药材产业强市,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