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水仙是舟山市花,也是我省名优花卉之一。“普陀水仙-水稻”这一种植模式,通过水仙与水稻轮作,不仅减轻普陀水仙病害发生,还能提高水仙商品球的大球率,增加农民收入。目前,该模式占普陀水仙种植面积50%以上。
产量效益
据调查,普陀水仙亩产商品球7000只,产值9100元,净利润6100元;水稻亩产300千克,产值1500元,净利润900元,合计亩产值超万元,净利润7000元。
茬口安排
普陀水仙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播种,第二年6月中下旬收获;选择生育期短的优质水稻品种,在5月中旬育秧,6月中下旬移栽,9月中下旬收获。
关键技术
一、普陀水仙
(1)整地作畦。土地翻耕时,每亩撒施过磷酸钙50千克,撒施杀虫剂3%毒死蜱3-4千克;整地时沟施糖醇-大量元素腐殖酸碳菌肥25千克,根茎类专用复合肥75千克。(2)种球挑选和处理。选择球形完整、无病虫害、鳞茎基盘小的三年生球茎或野生球茎作为种球。种植前几天对种球进行阉割处理。(3)播种。适宜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种植密度7000只/亩,深度10-15厘米。(4)灌水保湿。下种后立即灌水入田至沟深三分之二处,待畦面土壤出现湿润斑点时,进行排水。整个生长期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收获前20-25天将沟水排干。(5)适时追肥。第一次追肥在11月上旬,亩施复合肥10千克;第二次追肥在球茎膨大初期,亩施尿素15千克。(6)清除杂草。在水仙叶子刚出土时,每亩喷施30%草甘膦乳油100毫升加50%乙草胺乳油400毫升兑水60千克除草。(7)地膜覆盖。11月中下旬覆盖透明地膜,破孔引苗,根据气温状况3月下旬至4月上旬揭去地膜。(8)植株调整和品种分留。在花蕾即将开放时将花朵摘除,留下花葶。同时,应对“重瓣花”和“状元花”植株进行标签,在收获时分开采收。(9)病虫害防治。主要防治基腐病、大褐斑病和红蜘蛛等病虫害,宜采取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措施,从3月初至5月中旬进行药剂防治。(10)商品球贮藏。贮藏前10天,每天都要通风换气;贮藏中后期也应适当通风换气。球茎堆放后用杀虫、杀螨药粉撒施。贮藏中期(7月下旬),用40%乙烯利溶液4毫升/立方米浓度进行烟熏处理,密闭2小时,间隔一周再烟熏一次。
二、水稻
(1)品种选择。宜选用株型紧凑、耐肥抗倒的早熟优质品种。(2)适时播种。5月中旬播种育苗,根据水仙花的生长情况适当调整。(3)抢季节移栽。水仙和水稻轮作,季节比较紧,水仙球茎收获后应立即翻耕移栽。种植密度比常规单季晚稻适当提高,控制落田苗在每亩4万-5万。(4)肥料管理。因前作施肥量较大,所以水稻施肥量要明显减少,一般在整田时,亩施50千克的碳酸氢铵,在插后7-10天施水稻专用复合肥25千克。(5)病虫防治。该模式病虫害较轻,可根据实际情况,喷药2-4次。
舟山市普陀区农林水利围垦局
江鸿飞 沈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