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八部门联动防控青少年近视

  近日,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透露,《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已于8月21日结束。在为期20天的意见征求期间,社会各界提出300多条意见,其中不少意见已被采纳,如公众因网游对学生视力影响较大,提出对网游增加限制;公众提出对未经医学循证的防近视产品或广告进行管理。
  除了公众意见,这位负责人表示,教育部还征求并认真采纳了31个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部门意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近期将正式印发实施。
  这位负责人说,导致我国学生近视率不断上升且视力不良低龄化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五方面:一是学生课内外学业负担重,这与“超纲”“超前”教学、校外培训机构的无序发展等不无关系;二是电子产品的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加重了学生的用眼负担;三是用眼过度;四是用眼不卫生;五是学生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不足。“《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就是要结合深化教育改革,从切实减轻学生课内课外学业负担、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运动、科学有效矫治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措施”。
  这位负责人说,此次意见稿的一大亮点,是由国务院办公厅牵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广播电视总局等8个部门联合制定,并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建立了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推进青少年近视眼防控工作体制机制。
  近视防控需要全社会行动,对于非学龄阶段儿童的近视防控工作,家庭的参与至关重要。这位负责人介绍,意见稿把家庭的作用放在首位,并提出,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使其每天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等。
  (摘自《中国青年报》 孙庆玲原春琳/文 2018年8月30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