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凌紫
如今,很多被开发的古村都透露着浓郁的商业化气息,千篇一律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群,让人心里禁不住涌起失落、遗憾,甚至还有一丝闹心。而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的大汤坞村,这个几乎未开发的原生态古村,像是一座“世外桃源”,保留了一份不争不扰的宁静和淡然。
沿着进化溪走进村子,一方旧池映入眼帘,几位村民悠然自得地坐在树荫下垂钓。村中央,一座有着三百余年历史的三阴天乐汤氏宗祠成了一道独特风景。宗祠旁,明永乐年间所建的御史井历经数百年仍水质清澈。村内,工人师傅们正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古朴之风扑面而来。
古迹遗存,诉说古老故事
别看大汤坞村名气不大,这里却藏着不少古宅、古井、古窑、古树等古迹遗存。这些古迹遗存,在经历了千百年风雨后,俨然成了村庄的一块“金字招牌”。
大汤坞村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作为村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茅湾里印纹陶窑址,便是大汤坞村历史的最好见证。茅湾里窑址,是春秋战国时期烧制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的窑址。这里出土的印纹陶胎色多以紫褐色为主、灰褐色次之,器表纹饰有米格纹、方格纹、网格纹、布纹、席纹、雷纹等,此外还发现了器表施青黄色薄釉的青瓷器。茅湾里印纹陶窑址的发现,为证明浙江是瓷的故乡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穿行在村间小道,记者还看见了汤氏宗祠、御史井等杭州市重点文保单位,以及越王勾践点将台等历史文化古迹。令人惋惜的是,村里诸多明清时代的古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大多已破损,仍保存完好的仅35处。如位于汤氏宗祠右侧、占地300多平方米的“紫气东来”墙门宅子,厅堂高大宽敞,门厅砌作规整,牛腿雕刻精美,无不印刻着历史的痕迹。
大汤坞村不仅有古村落,也有人文底蕴。晚清著名政治改革家、财政专家,中国首条民营铁路沪杭铁路建设者和总指挥汤寿潜的故乡就在大汤坞村,村里至今还保存着他的故居、纪念碑、纪念亭。汤寿潜一生为人正直,以百折不挠之志,献身于铁路事业。晚年回乡后,仍为家乡建设奔走,改麻溪坝为桥,使坝内外农田均得益,结束了自明宣德以来坝内外乡民的水利争斗。他的精神一直被后人称颂,杭州市还将汤寿潜纪念碑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传承文化,留住乡愁记忆
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汤坞村的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不断流失的困境。
在一缺资金二缺人才的情况下,该村的乡贤们主动参与到挖掘、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中来,留住乡愁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从2013年开始,大汤坞村在乡贤汤秀庭的牵头下,时隔70年再次续修宗谱。续修宗谱以民国37年(1948年)《山阴天乐汤氏宗谱》为蓝本,由续修新谱及影印老谱两部分组成。新撰村域概况、名人篇、人才篇、序跋等文字。新拍摄村卫星云图、村鸟瞰图、学校、宗祠、民居、全家福、历史古迹等照片,并绘制了汤氏分迁图等图照。老谱资料也以影印形式保留原版风格与样式,以便后人溯古参阅。
修谱的事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响应,大家认为这是传承历史、缅怀先辈、激励后人、加强团结、促进爱乡的一种方式,通过续修宗谱,可以进一步鼓励汤氏后辈们发扬“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精神,继承汤氏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此,村民们共同出资出力,完成了村里的这项浩大工程。
乡贤们还义务帮助村庄改善人文环境,进行保护性开发整治。如给大汤坞村拍照并印成台历、编制“美篇”为村庄做宣传;谱词曲、编村歌,提振村民精气神;请萧山文艺团体来村里义演,联络萧山图书馆给村里捐献图书,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等。
产业催变,走上振兴之路
虽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大汤坞村却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长期以来,村集体经济单薄、村民致富渠道单一。“村里没有什么产业,村民大多数外出打工。村集体仅依靠流转土地、租赁几幢厂房,每年获得50余万元收入。”时任村主任的汤校说,2005年,大汤坞、新蛰黄、席家、汤山四个自然村合并成为大汤坞新村。村庄规模扩大了,发展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要想富,发展产业是出路。大汤坞村不仅环境优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些都是产业发展的天然优势。
近年来,村“两委”在充分调研后,决定以旅游业作为发展的突破口。依托萧山实施“旅游南进”战略的机遇,大汤坞村引进了度假村项目,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度假。在此基础上,大汤坞村计划将各个文化遗址连接起来开发旅游线路,让游客可以游古村、体验农村风情,以此吸引社会投资和带动村民开办民宿、农家乐等。
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大汤坞村加快了建设步伐。“先大力改造村庄环境,再完善村里的旅游配套功能,同时挖掘、修缮特色历史文化景观,一步步提升村子的颜值和内涵。”汤校说,今年3月中旬以来,村里全面整治村容村貌,拆除房前屋后的违法建筑,清理村道边、院落里的堆积物,深入推进垃圾分类,打造清新、整洁、优美的乡村环境。配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大汤坞村的一批临街民居还进行了立面改造,一改墙面斑驳、色彩杂乱的旧貌,成为展示大汤坞新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此基础上,大汤坞村于今年9月启动实施美丽乡村提升村一期建设工程,包括新建入村口、贯通水系、提升村庄交通路网等。此后,还将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和停车场,推进厕所提升改造,让大汤坞新村更适合旅游观光。同时,大汤坞新村还将全力做好茅湾里印纹陶窑址保护,筹建印纹陶展示馆,提升汤寿潜纪念公园,做好文化展示。“百年井水深,千年樟树大,圆梦在山村,老少齐奋发。一辈辈先贤勤耕读哟,一代代子孙传佳话……”正如村歌《大汤坞村是我家》中所唱,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大汤坞人奋力建设,让沉寂的村落,焕发出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