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养生

这些护牙“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   9月20日,是第30个全国“爱牙日”。今年全国爱牙日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十大标准之一。牙不好全身都受罪。牙齿和全身的多个重要器官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人的胃病反反复复,总是不好,可能也跟牙有关。有牙周病的人,牙周袋内的细菌会通过吞咽进入胃,更容易患胃病。此外,牙周炎患者与非牙周炎者相比,急性心肌梗死或慢性冠心病的发生率高25%;发生脑卒中的比率是牙周正常者的2.1倍;患类风湿关节炎的比率比牙周健康者高4倍;患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几率比口腔卫生良好的人群高4.5倍。有牙周病的孕妇,由于炎性介质可能引起子宫过早收缩,会引发早产。
      牙齿和眼睛一样都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不能厚此薄彼。
      以下是关于牙齿的15个冷门知识,我们都该知道。
      1.家人不要共用牙膏
      共用同一支牙膏,如果其中一人感冒,或患有口腔疾病,在刷牙时,感冒病毒、口腔细菌很容易通过牙膏口传播到其他人的牙刷上。
      2.牙膏应经常更换品牌
      长期使用同一种牙膏,可能会使一些有害的口腔病菌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从而使牙膏失去作用。
      3.别被牙膏功效迷惑
      得到卫生部门认可的功效牙膏只有三种:防龋、抗炎、抗过敏。除了上述三种功效之外,其他所谓“功效”牙膏多是商家为了推销而制造的“噱头”。
      4.刷牙用温水好
      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37℃左右)感觉最舒适,效果最好。
      5.早晨水龙头第一杯水不要刷牙
      质监部门在对水龙头抽查时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水龙头重金属析出量超标,第一杯最好不要入口。
      6.牙齿敏感嚼点剩茶叶
      进食冷、热、酸、甜食物时,牙齿酸痛,可用喝剩下的茶叶放在过敏的牙齿部位咀嚼,或者将新鲜茶叶直接放入牙齿的敏感部位轻轻咀嚼,也可帮助脱敏。
      7.牙龈不适淡盐水漱口
      盐不能放多,稍微有点咸味就行。感觉牙龈不舒服的时候用它漱口即可。
      8.别拿塞牙不当病
      偶尔塞牙不要紧,但如果常出现塞牙,要到综合医院口腔科或口腔专科医院的牙体牙髓科、修复科治疗。
      9.少喝酸性饮料
      酸性的饮料会损害牙齿,比如柠檬汁,尤其是当结合热水的时候,长期喝会导致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被软化,从而导致磨损。
      10.6岁以下儿童别用含氟牙膏
      使用含氟牙膏,牙齿的抗酸能力增强,患龋的机会减少,但孩子的动手能力差,含漱技巧尚未完全掌握,如用含氟量较高的成人牙膏,刷牙时难免误吞牙膏,因此6岁以下儿童别用含氟牙膏。
      11.别总用一边咀嚼
      有些孩子一侧牙齿可能有龋齿,于是不得不只用另一侧来吃东西。久了,可能会造成下颌向一边倾斜,影响美观与功能。
      12.牙齿没了也得刷牙
      刷牙其实不仅仅是清洁牙齿表面,而是整个口腔环境,比如牙龈面和舌部。牙齿虽掉了,但黏膜、牙龈、牙槽等组织还在。如果不刷牙,口腔中的致病菌一旦随着食道进入体内,容易诱发心脏、肾脏疾病,甚至还会影响血糖的稳定。因此,老年人即使牙齿掉得所剩不多,仍需要按时清洁口腔。
      13.饭后清水漱口
      饭后及时漱口是个好习惯,但建议用清水(温水)而不是用漱口水。
      14.进食后一小时再刷牙
      因为进食后口中容易产酸,会使牙齿外层的坚硬组织软化,提倡在进食和饮用酸性饮料后不要即刻刷牙,最好1小时后待脱矿的牙体组织再矿化后再刷。
      15.洗牙是对牙龈最好的保护
      有些洗了一次牙的人对洗牙产生很大误解,说洗牙让牙缝变大,牙齿变松,牙齿变得怕酸、怕烫,其实这都是对洗牙的错误认识。牙结石被洗掉了,看上去牙缝好像变大了,其实这种变大是牙结石早就造成的危害,不是洗牙后出现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