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农民信箱

推进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

——乡村振兴战略首个五年规划亮点解读

  •   9月26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是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的行动纲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权威专家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系统解决乡村振兴“人、地、钱”难题
      围绕乡村振兴“人、地、钱”等要素供给,《规划》部署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强乡村振兴用地保障、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等方面的具体任务。“乡村振兴要真刀真枪地干,就离不开真金白银地投。补上乡村建设发展的多年欠账,光靠农村农民自身力量远远不够。”韩长赋说,“把乡村振兴摆上优先位置,必须下决心调整城乡要素配置结构,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投入保障机制。”
      他强调,当前要抓紧研究制定、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其用于“三农”比例的政策文件,推动将跨省域补充耕地指标交易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调剂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广开投融资渠道,引导撬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村。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马晓河说,解决“人”的问题,关键要推动两类人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一类是农业转移人口,围绕推进市民化“降门槛”,让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另一类是乡村人才,既在“育”上下功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一大批乡村本土人才,也要在“引”上做文章,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重中之重是壮大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所长黄汉权说,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规划》对此设置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等5个指标。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未来一段时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仍需要保持在6亿吨以上。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到2020年达到60%,2022年达到61.5%。未来5年国家将持续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农业劳动生产率——到2020年增至每人4.7万元,2022年增至5.5万元。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到2020年提高到2.4,2022年提高到2.5。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到2020年增至28亿人次,2022年增至32亿人次。
      韩长赋强调,要按照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要坚持将乡村产业放在乡镇和村,把产生的效益、解决的就业、获得的收入留在农村,真正让农业就地增值、农民就近增收。
    分类推进4类村庄不搞一刀切
      根据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规划》将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特色保护类村庄和搬迁撤并类村庄4种不同类型,并明确要分类推进,不搞一刀切。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徐林说,集聚提升类村庄是指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一般村庄,是乡村类型的大多数,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突破区。
      城郊融合类村庄,积极承接城市人口疏解和功能外溢,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另一方面加快推动与城镇水、电、路、信息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城镇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
      特色保护类村庄的重点是把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与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统一起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类村庄将加强传统村落整体风貌保护,并在保护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适度发展特色旅游业。
      搬迁撤并类村庄是指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乡村和因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建设需要搬迁的村庄。这类村庄要解决好易地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避免新建孤立的村落式移民社区。“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村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不能盲目超前发展,不搞齐步走。”徐林强调。
    董峻 安蓓
    10月起实施的这些新规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
      从10月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规正式实施。这些新规与你的生活息息相关,一起来了解一下。
    个税起征点提高到5000元
      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2018年10月1日起,属于个税新政的过渡期,工资薪金所得将先行适用新的减除费用标准和税率表。
      新个税法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四项所得纳入综合所得,由分类税制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转换,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统一适用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同时提高起征点(即基本减除费用)至5000元/月。
      9月工资10月发,该怎么缴税?只要是10月发放的工资,不管发的是哪个月,都可以适用于5000元/月起征点。如果10月份工资提前到9月底发放,也可以适用新的基本减除费用和税率表。
    食品包装上的QS标志更新为SC编码
      QS标志,是我国从2004年开始,在食品生产领域推行的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自10月1日起,QS标志将退出历史舞台,更新为SC编码。SC编码代表企业唯一许可编码,可以达到识别、查询的目的,实现食品的追溯,增强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SC”是“生产”的汉语拼音字母缩写,后跟14个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依次为:3位食品类别编号、2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2位市(地)代码、2位县(区)代码、4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其中,最前面3位的第1位,代表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识别码,数字“1”代表食品、数字“2”代表食品添加剂,第2、3位数字代表具体类别。
    新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执行
      新修订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10月1日起施行。对于外卖行业,《规范》要求送餐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外卖箱(包)应保持清洁,并定期消毒;应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规定的容器、包装材料盛放食品;配送高危易腐食品应冷藏配送,并与热食类食品分开存放;宜在食品盛放容器或者包装上,标注食品加工制作时间和食用时限,并提醒消费者收到后尽快食用;宜对食品盛放容器或者包装进行封签;使用一次性容器、餐饮具的,应选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材料制成的容器、餐饮具,宜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容器、餐饮具。同时明确,烧熟后2小时食品的中心温度保持在60℃以上(热藏)的,其食用时限为烧熟后4小时。
      对于此前饱受争议的现榨果蔬汁,《规范》也予以了明确:现榨果蔬汁是指以新鲜水果、蔬菜为原料,经压榨、粉碎等方法现场加工制作的供消费者直接饮用的果蔬汁饮品,不包括采用浓浆、浓缩汁、果蔬粉调配而成的饮料。
    交通事故损害可“网上一键理赔”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工作规范(试行)》10月1日起施行。根据规范,发生纠纷后,当事人可以直接进入道交纠纷网上一体化处理平台使用理赔计算器等,也可以在线直接提起调解申请或者诉讼;调解组织在接到当事人调解申请以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人民法院引导当事人发起的调解申请时,进入平台在线调解,以实现平台资源最大化利用,有效化解纠纷。
    求职者应遵守从业限制、保密规定
    《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于2018年5月2日国务院第7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对个人求职者要求:应当如实提供本人基本信息以及与应聘岗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工作经历等情况。人力资源流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对服务期、从业限制、保密等方面的规定。
      对用人单位规定:任何地方和单位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在户籍、地域、身份等方面设置限制人力资源流动的条件;用人单位发布或者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的单位基本情况、招聘人数、招聘条件、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基本劳动报酬等招聘信息,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视性内容;用人单位自主招用人员,需要建立劳动关系的,应当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等相关手续。
    杨时
    志愿者助农秋种
      10月7日,台州市路桥区金清镇百龙农业有限公司育苗基地里,志愿者正在帮助搬运西兰花秧苗。眼下正是秋季西兰花种植的黄金时期,百龙农业有限公司每天都有大量种植户前来选购西兰花秧苗。
      蒋友青
      林宝聪 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