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关注

浙江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

借绿水青山筑金山银山

  浙江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的前身是安吉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于2015年,由安吉县的茶叶、竹业、畜牧业、果蔬业等农林业重点行业的7家农业龙头企业及合作社为核心成员发起组建,注册资金2500万元,中央财政注入风险金1000万元。联合社为安吉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提供“产前金融支持、产中技术帮扶、产后产品销售”“三位一体”服务,现有成员317家,直接带动农户6000多户。
  2017年,“安吉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更名为“浙江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先后成立了浙江两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两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安吉两山非融资性农林担保有限公司、安吉两山农民资金互助会等。2016年9月,联合社在衢州常山成功复制建立常山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2017年11月,湖州吴兴两山农林合作社联合社正式开张营业。
  其主要做法及成效有:(一)探索了支持“三农”发展的新模式。一是创新金融支农机制。将中央财政的1000万元试点资金注入联合社作为风险资金池,加上联合社的2500万元注册资金,以1∶15的比例争取到安吉农商银行支持“三农”信贷资金5.25亿元,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二是创新涉农主体融资方式。联合社与安吉农商银行合作开发绿色金融新产品“两山农林贷”,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茶园证等抵押形式,为涉农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转贷短融和资金互助等服务,切实盘活“三农”“沉睡资产”和民间资本。三是创新政银企合作支农平台。搭建以政府为引导、财政资金为支撑、农商银行为金融支持主体、联合社为实施主体、合作社为受益主体的协作框架,“五指成拳”,建立起一个支持“三农”发展的合作创新平台。
  (二)开创了扶农惠农的新局面。一是在解决涉农经营主体担保难、融资贵问题上有新突破。由联合社担保的涉农贷款,农商银行按基准利率下浮10%放贷,联合社收取1.2%-2%的担保服务费,大大降低了涉农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同时,县财政每年根据“两山农林贷”的放贷金额,对安吉农商银行基准利率贴息40%,对联合社按日均担保额度给予2%补贴,既确保了银行合理的经营利润,又能维持联合社正常经费开支。截至目前,联合社共为社员办理担保业务253笔、金额23666万元,为社员节约利息支出650余万元;提供短期融资及资金互助服务涉资8.5亿元,为社员节约融资成本550余万元。二是在创新农业产业化服务上有新突破。由联合社全额出资成立的浙江两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产中技术帮扶和产后产品销售的农业产业化服务平台,注册了“两山”商标,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营销。公司与天猫生鲜、快抱团等合作,在江苏、上海、杭州、湖州等设立两山农副产品经销点,初步搭建起线上线下联动销售渠道。目前,公司拥有竹笋、茶叶、油料、粮食、果蔬等多个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主要推出“两山”安吉冬笋、白茶、高山绿茶、山核桃及“两山”常山胡柚、山茶油等系列品牌农副产品。
  (三)建立了涉农资金风险共担的新机制。安吉县政府、安吉农商银行、两山联合社三方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建立既有利于保护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又有利于激发管控运行风险内生动力的风险补偿机制。将中央财政补助的1000万元风险金作为固定风险资金池,一旦发生担保代偿,由风险资金池先行支付,再由联合社作为经营主体出资50%、县财政和安吉农商银行各出资30%和20%补足风险资金池,确保风险资金池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形成长效多元的风险防控机制。近日,联合社又与省农信担保公司签定合作协议,在联合社承担的50%的风险中,由省农信担保公司承担其中的25%。
  (四)秉承了“绿色金融+农业”的新理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安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内容,两山联合社在发展壮大中也秉持这一理念。一是推广绿色信贷产品。“两山农林贷”是两山联合社与安吉农商银行合作推出的第一个绿色信贷产品,为合作社及农业企业提供30万-300万元的担保贷款;“两山白茶贷”是新推出的信贷产品,无需反担保,帮助茶农解决100万元以下的资金需求;“两山乡居贷”主要为村集体提供100万-600万元的贷款,帮助其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和宅基地,促进村级物业开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发展。二是生产绿色农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两山联合社加强农技指导,让农民树立绿色生态理念,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包装农副产品,并对生产及收获过程进行跟踪,逐步建立农副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下一步,两山联合社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在省内其他县(市、区)建立10-20家县级两山联合社,推动这一“三农”服务模式在其他县(市、区)落地开花结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