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小萝卜是当地特色品种,用于加工咸水萝卜,一般在水稻收获后秋冬季栽培。“单季稻-兰溪小萝卜”是当地传统种植模式,近年来,由于鲜食春大豆上市早,售价高,效益好,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因此在“水稻-兰溪小萝卜”种植模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季鲜食春大豆,形成了“鲜食春大豆-水稻-兰溪小萝卜”生态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粮蔬搭配,一年三熟,土地利用率高,同时通过水旱轮作,减轻了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前景广阔。目前,该模式主要分布在兰溪市云山街道、香溪镇一带,种植面积3000余亩。
产量效益
据调查,鲜食春大豆一般亩产鲜荚550千克,产值4000元,扣除生产成本,净利3000元;单季稻亩产550千克,产值1500元,净利300元;兰溪小萝卜亩产1250千克,产值3000元,净利2500元,全年三季亩产值8500元,净利5800元,高产田块产值可达万元以上。
茬口安排
鲜食春大豆采用地膜加小拱棚直播栽培,2月中下旬播种,5月中下旬收获;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在3月初播种,5月底6月初收获。水稻根据前作收获期4月下旬到5月初适期播种,春大豆收获后及时移栽,9月中下旬收获。兰溪小萝卜在水稻收获后及时播种,播种35-40天后开始分批收获。
关键技术
鲜食春大豆
选用良种。选用“沪宁95-1”“春丰早”“引豆9701”以及“浙鲜9号”等优质高产的鲜食春大豆品种。一般每亩需种子6-7.5千克。
适时播种。根据不同栽培方式适期播种,播种时在上年的小萝卜畦上开播种沟,亩播8000—1万穴,每穴2-3粒。播种并施肥后覆土,注意覆土不要过厚,以免影响出苗。同时,在田角播种部分备用苗。
施足基肥。播种后施肥,将肥料撮施在种子之间,避免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以防烧种,影响出苗。
覆盖地膜。播种覆土并施用除草剂后及时覆盖地膜,采用双膜覆盖的再搭架覆盖小棚膜。出苗后视天气情况及时破膜放苗,以防遇高温伤苗。
适时施肥。苗肥视长势分2次进行,一般每次亩施尿素2.5千克左右,兑水浇施,土壤肥力较好的,苗肥可不施或减少施用量。花荚肥在开花初期施用,亩用尿素5千克左右。
加强田间管理,并及时采收。
水稻
选用良种。选用生育期适中,产量高,品质优的杂交晚稻组合,如“中浙优8号”“丰两优香1号”等。
适时播种。4月下旬到5月上旬适期播种,采用旱育秧技术培育壮秧,或采用机插育秧。春大豆收获后及时移栽。
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与常规水稻种植类同。
兰溪小萝卜
选用良种。一般用兰溪小萝卜地方品种“枇杷叶”,要求选用经选株繁殖的优质种子,每亩大田准备种子2-2.5千克。
播前准备。播种前7-10天用草甘膦除草,如土壤过干,可先灌水湿润土壤后再播种。
科学施肥。根据播种田块土壤肥力,亩用硫酸钾型复合肥(N、P
2
O
5
、K
2
O含量各15%)15-20千克,硼砂1千克,全田撒施。
适时播种。水稻收获后及时播种;播种后,开好沟,以防积水。
化学除草。播种覆土后,用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畦面用稻草覆盖,覆盖厚度3-5厘米。
田间管理。主要做好水分管理,如遇长期阴雨,要及时排水。
病虫害防治。主要做好蚜虫、斜纹夜蛾、菜青虫的防治工作。
采收。按加工标准,以肉质根单根重25-30克为宜,分期分批采收。
兰溪市农作站 吴美娟 黄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