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走两区之路 促产业振兴 特辑

建好国家农业产业园诸暨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   “诸暨湖田熟,天下一餐粥”。位处浙江中北部的诸暨市是浙江省农业传统大市。近年来,诸暨在发展规模化种养的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集聚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去年6月,该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入列原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创建的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年多来,该园区以推动农业产业集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方向,着力将园区打造成具有标志意义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样板区、江南韵味的都市型生态休闲农业引领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
    坚持“三产”融合建设现代农业特色样板
      众所周知,珍珠与精品果业是诸暨市农业的两大主导产业。近年来,该市着力强化“三产”融合,加大政策、资金的支持力度,构建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集聚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通过多年发展,如今诸暨的珍珠全产业链已经成为了全省示范性农业产业链和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香榧和蓝莓也基本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诸暨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平台,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加大对产业链中薄弱环节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形成稳固的产业链条。目前,产业园已启动实施万亩珍珠生态养殖示范区、千亩蓝莓基地提升、香榧衍生产品开发生产、香榧现代容器育苗中心建设等一批产业提升融合项目,产业园内珍珠、香榧、蓝莓等主导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全产业链经营的趋势明显加快,已成为诸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引擎。
      为继续做大做强珍珠、香榧两大农业百亿级综合产业,该市依托省级珍珠特色小镇创建,聚焦国际化、高端化、生态化,建设加工中心、3D珍珠服务平台、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测中心、国际交易中心等,加快打造“珠光宝气”美丽产业。依托赵家国家香榧森林公园和“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等特色优势,聚力标准化、品牌化、资本化,建设种质资源、加工流通、文化旅游三大中心,着力打造“绿色健康”精品果业。目前,两个特色小镇已启动珍珠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珍珠湖以及环国家香榧森林公园美丽公路建设等一批重点项目,累计投入10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诸暨积极发展农村新业态,深入拓宽农业产业链。积极引导发展集生态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建设一批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和3A级景区村庄。目前,东溪村被列入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吴墅村、新桔城村获评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山下湖镇和枫桥镇获评省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坚持“三生”一体 打造宜业宜居农村环境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因此,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也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在诸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过程中,该市以生产为基础,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打造农业生产与环境良性循环的绿色生产方式,用生态宜居,留下美好乡愁。
      提升基础设施,夯实生态基础。近年来,诸暨加快提升农业生产基地,着力打造一批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的农业种养基地。投入2000万元建设全国淡水珍珠生态化养殖示范区,投入2800万元推行管网式自动化清水养殖等技术,并积极推广应用精确定量栽培等技术,开展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建设高产高效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
      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守住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通过大力推行高效生产模式,推广农牧结合、立体种养、综合利用等模式,促进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强化品牌经营,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增强绿色产品的供应能力。“诸暨短柄樱桃”与“枫桥香榧”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淡水珍珠项链》成为我省首个珍珠首饰的“浙江制造”团体标准,成功创建全国山下湖珍珠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品牌效应和市场带动力不断增强。
      乡村想要美,田园要整洁。为此,诸暨持续深化“美丽农业”建设。着力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开展农用管理用房与大棚设施整治专项行动,实行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田园垃圾收集处理,打造“美丽农业”“美丽乡村”。
    坚持“三创”并举 激发现代乡村发展活力
      产业发展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础所在。乡村振兴,不仅要农业兴,更要百业旺。为了最大限度释放农村各项改革的活力,诸暨围绕“人、地、钱”等要素供给,坚持创业创新创造“三创”并举,健全产业园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农业旺不旺,经营主体是关键。诸暨通过全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工程,加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形成了一批农创客和农业乡土专家,以及工商业主、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创新主体,增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活力。举办首届”山下湖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创新珍珠首饰设计大赛、第二届中国(国际)珍珠首饰设计大赛,用以赛引人的方式,为诸暨农业发展引进了更多的优秀农业人才。
      科技是生产的第一驱动力。近年来,诸暨支持校企合作,推动企业与中科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对接,开展蓝莓、香榧、珍珠等主导产业的关键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不断夯实农业科技创新基础。加强创新主体培育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如今,产业园内已建立院士工作站1个,涌现出了珍珠生态养殖、蓝莓种苗培育等一批农业技术创新团队。鱼蚌套养、清水养殖、生态循环智能化养殖等多种模式正被广泛推广铺开,进一步提升水质环境。
      同时,该市强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与农民利益联结更加紧密的发展机制,深化米果果“土地收益+折股量化+保底收益”机制,以项目形式将财政奖补资金折股量化成村民股份,助力园区建设,实现增值收益共享。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开展林业股份制改革试点,在香榧主产区探索预期收益抵押贷款。切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和带动园内主导产业提升发展。
      据悉,诸暨将通过两年建设,计划投资15亿元以上,在保护粮食生产功能区、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珍珠、精品果业两大主导产业的集聚、集群和融合发展,在新型主体培育、品牌培育、科技创新、产业融合、产村融合、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进一步推进农业绿化、农村美化、农民转化,基本形成以农业生产体系、科技体系、服务体系、经营体系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