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走两区之路 促产业振兴 特辑

三产融合助力 线上线下并进

江山农业改革创新促腾飞

  •   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是农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突出亮点。近年来,
      江山市以建好农业“两区”平台为发展抓手、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展路径、以拓展农业功能
      为发展方向、以做优生态环境为发展保障,拉长农业产业链条,着力打造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高质量、高水平现代农业强市。
    文化助力,甜蜜产业更甜蜜
      走进江山市恒亮蜜蜂博物馆,琳琅满目的产品、独特的设计让参观者大为赞叹。博物馆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外形为蜂巢形状,外墙有几十个蜜蜂造型的模型,使博物馆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博物馆由蜜蜂家族走廊、蜜粉类植物、蜜蜂的身体、养蜂吉普赛人、蜂产品利用、蜜蜂与名人、3D影院、蜂产品展示区、蜜蜂体验区九个展厅组成。恒亮蜂产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占才海说:“博物馆如今已经成为了江山蜜蜂文化建设新亮点、江山旅游的新景点。”
      除了影像资料,馆内陈列最多的是蜜蜂标本以及恒亮的系列产品。整体来看,它就是有关蜜蜂的一部百科全书,无论是蜜蜂的进化过程、天然蜂巢与人工蜂巢的优劣分析、现代方式的养蜂场景和制蜜工具、全球养蜂故事以及各种服用蜂蜜的知识,均可以在馆内搜罗到答案。“蜜蜂博物馆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不仅起到科普蜜蜂文化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知名度。”占才海介绍,今年上半年通过和旅行社合作,博物馆的参观人数达到了近10万人,带动销售额近200万元。“现代化的蜂产品博览园集蜂产品生产、科研、销售、旅游为一体,企业可通过对蜜蜂文化的推广,提升企业文化层次,打响企业文化品牌。”占才海说。
      通过蜂文化带动蜂产业发展是江山市发展甜蜜产业的主抓手。该市充分发挥山区自然资源和蜜蜂养殖传统优势,在该市长台镇以“幸福长台、甜蜜小镇”为主题,创建浙江省首批特色农业强镇,打造集养殖、加工、文化、旅游、养生为一体的蜜蜂新业态。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江山蜂产业已打造成为“全省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2017年江山市蜂群数达24.13万箱,蜂业总产值15.36亿元,其中养蜂产值4.06亿元、经销加工产值11.3亿元、出口产值2400万美元。
    创新驱动,主体成长更茁壮
      创下浙江农业之最记录的葛根有多大?走进位于江山市贺村镇经济开发区的浙江红盖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你就能切实感受到重达112公斤的野生葛根带来的震撼。而收藏这个葛根王的这家农企,也用自己的创新发展意识,走出了一条让人为之振奋的农业高速路。
      2015年以前,“红盖头”曾做过白鹅深加工和集成板的生意。江山市大力开展“五水共治”环境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公司董事长祝森根便将目光瞄向了江山山区多产的葛根,试着用身边的好山好水来卖产品。
      说干就干。祝森根与上海市食品研究所一拍即合,投资1亿元,建成1000亩良种葛根基地和葛根深加工生产线,引进国际一流的生产设备和实验仪器,打造先进的葛根研究平台,引进全省首条葛根饮料自动化生产线,日产40万罐饮料。除了葛根饮料这一主打产品外,“红盖头”还开发出了葛根片、葛根粉丝、葛根黄酮片和葛根黄精营养粉等系列产品,形成葛根产品全面开花的势头。如今,“红盖头”葛根饮料已经成为江山的“网红”产品,先后打入上海、江苏、重庆等地市场。
      葛根产品的全面开花并没有让“红盖头”满足,为弥补江山猕猴桃产业链中产品深加工短板,公司去年年底新引进了猕猴桃饮料生产线并投产成功,目前已卖出300多万元产品。“现在,公司正在研发葛根黑啤酒、葛根美容养颜胶囊、葛根手工香皂、牙膏等产品,下一步还将与上海清美食品合作,用江山的葛根粉做豆腐。”该公司副总经理姜孝铭告诉笔者:“我们每年都会为深加工产品开发投入200万-300万元的资金,并且在逐年提升。”
      从初级农产品工厂,到高新技术企业,依靠创新理念,“红盖头”实现了中小型农业企业的华丽转身。江山市也在不断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组织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工程,全市拥有江山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1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7家、衢州市级33家、江山市级40家,组织实施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工程,深入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全市现有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
    携手电商,产业前景更宽广
      分拣线上人来人往,仓库货物整装待发,物流配送车水马龙……走进位于江山市贺村镇的浙江冒个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车间一派繁忙。拣货员们在流水线上搬运分拣好的猕猴桃,打包员们熟练地包装产品,随后将一个个包裹快速装车,运往外地。“我们正在整合基地、科技、人才、资本等资源要素,打造全产业链。”冒个泡公司董事长郑贞栋告诉笔者,公司采用集农产品种植、冷链仓储、物流配送“互联网+”于一体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建立“质量管理+全程溯源+大数据平台+营销增值”四位一体的溯源管理体系。同时,创新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打通“从田间到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推广江山猕猴桃地理标志品牌,擦亮这张金名片。
      据介绍,2017年该公司总营业额近1.4亿元,其中销售江山猕猴桃达500多万公斤,连续5年在互联网猕猴桃销量榜上名列前茅。“我们的目标是争取在3年之内,营业额达到5个亿。”郑贞栋说,下一步,公司将与江山市神农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合作,推出网上认领并销售猕猴桃树苗等新营销模式,并与浙江裕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富晒猕猴桃产品,网上试销高档次江山猕猴桃,使公司店铺所销售的江山猕猴桃形成梯队式、差异化、多品质的格局。“我们除在阿里系的淘宝、天猫外,还在京东、亚马逊开通销售渠道。”郑贞栋介绍,去年该公司2万公斤江山猕猴桃经检验检疫合格后,发往新加坡,这是迄今浙江猕猴桃出口的第一单,也是“冒个泡”通过亚马逊平台让江山猕猴桃走出国门的第一步。“将来我们还打算把江山猕猴桃销往日本、欧美市场。”郑贞栋说。“冒个泡”成功的背后,是多年来江山市推动“农业+电商”的积极探索。据统计,从2015年的13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39亿元,江山网络零售额年平均增速达73%。今年1-7月,网络零售额达21.28亿元,同比增长45.75%,增速位列衢州市第一,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约6亿元。为进一步提升农业产品电商发展,江山提出电子商务“十县百亿”工程,力争在3年内与10个以上农产品资源丰富的县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10个以上线上知名地标农产品品牌,打造全国知名的网销农产品集散中心,达到网络零售额超100亿元目标,实现合作县域间信息互通、产业互融、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探索出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助农新模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