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午做了 20多个胃镜,几乎个个都是严重的萎缩性胃炎(临床上认定的癌前病变情况之一),其中有2个当场就被确诊是胃癌。”近日,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学会主委、浙江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吕宾教授说起自己的天台之行,触目惊心。
据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胃癌高发国之一,胃癌在我国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而浙江又处国内四大胃癌高发地区之内,其中又以岱山、天台、仙居最突出。省中医院自2016年开始在省内开展胃癌筛查,到目前为止此活动已走进安吉、松阳、海宁、平湖、天台等16个县(市、区),为7万多人完成了胃癌筛查,但当专家们走进天台时,还是被胃镜下一个个糟糕的景象给惊到了。
目前的研究认为,胃癌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而饮食上喜高盐、油炸、烟熏、腌制等食品也是高致癌因素之一。此次在天台被查出胃癌的两位老农民,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再细问其饮食习惯,都喜重口味,做菜放很多盐,常吃咸菜、酱瓜、梅干菜、腌肉等腌制品。
吕宾教授说,其实不光天台如此,这是许多胃癌高发地区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因此,少吃腌制品,减少盐的摄入,多吃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多吃新鲜蔬果也是防治胃癌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国胃癌防治刻不容缓,全球每年新发的胃癌47%在中国,而胃癌死亡患者中中国占一半。但同样是胃癌高发的日本与韩国,胃癌患者的预后却要比我们乐观许多,他们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中国却仅27%,关键就在于早期发现,因为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在90%以上,日韩胃癌患者60%以上是早期,而中国早期发现的胃癌患者则只有15%。”吕宾教授说。
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将今年的10月15日至21日定为首届全国早期胃癌防治宣传周,就是为提醒大众注重筛查,以提高我国早期胃癌的防治水平。
胃癌在早期没什么症状,与普通胃不舒服差不多,做胃镜是发现胃癌的最好方法。据了解,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就要求40岁以上的人每年做一次胃镜筛查;韩国则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全国开展胃癌危险人群的筛查。只是同样的做法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显然不现实,40岁以上的中国人估算有六七亿,而全国做胃镜的医生才3万多名,他们即使一天24小时工作,也得30年才能给这些人做完一遍。
吕宾教授认为,省中医院正在推行的胃癌筛查是一种比较切合实际的探索。他们先通过血清学检查,来对风险人群分层,从而制定不同的定期随访计划。他们在目前已完成的7万多人中筛查出15%的高风险人群,并进一步做了胃镜,结果这些高风险人群中有1.8%确诊胃癌,可喜的是其中90%是早期。
吕宾教授说,早期发现胃癌对于患者而言不仅是生存期的延长,而且对其家庭和社会来说也能大大减轻经济负担,中晚期患者的平均花费在20万元左右,而早期胃癌的治疗费用只需1万多元。因此,他再次提醒大家注重胃癌的早期筛查。可以先做血清学检查,视风险高低来制定随访计划。但40岁以上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一是生活在胃癌高发区,如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太行山脉和甘肃等地;二是有胃癌家族史;三是有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四是饮食喜欢高盐、油炸、腌制、烟熏等;五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何丽娜 于伟
相关链接
慢性胃炎该如何饮食?
对慢性胃炎这种慢性病来说,三分靠药,七分靠养,除了好好配合医生治疗外,饮食调养非常重要。
问:哪些食物碰不得?
答:一忌酸性食物。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慢性胃病主要为酸相关疾病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它们占慢性胃病的一半以上。酸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通常服用抑制胃酸药物就会好转。因此,应忌吃酸性食物(醋、橘子、西红柿、山楂、话梅、碳酸饮料等)。
二忌过甜食物。奶糖、巧克力、蛋糕、冰淇淋等过甜食物摄入后会刺激胃酸分泌,相当于进食了酸性食物。
三忌过黏、过硬食物。糯米、烧饼、烤饼、煎饼等摄入后要在胃内进行初级消化,会加重胃负担,不利于胃康复。
四忌产气多的食物,如豆类、番薯、芋头、南瓜等。
五忌辛辣食物,辣椒、大蒜、芥末等对大部分胃病患者是一种痛刺激。
问:吃什么有好处?
答:胃病患者的饮食从大的层面要从寒热虚实、表里阴阳来考量,如湿热内蕴、热重于湿的患者就不适合吃烧烤、煎炸食物和补益保健品,否则容易加重湿热,导致喉咙发炎甚至发热等“上火”表现;脾胃虚寒体质就不适合吃生冷食物,否则也会加重病情。
总体来说,慢性胃病患者应进食松软易消化、五味偏性不太强的食物。凡是吃了感觉舒服的食物,就是适合的;吃过了感觉不好的,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