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日前召开的省农科院公共实验室科研能力发布暨合作交流会提出,加强与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该院公共实验室的科研功能,促进大型仪器的共享共用,搭建一个仪器共享,技术互补的共享平台,形成一个科研互助的“朋友圈”。
为使院内仪器设备获得科学配置,提高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服务于科研,省农科院于2014年开始筹建公共实验室,并于今年4月正式开放。该实验室集科研、服务、培训为一体,拥有900平方米的标准实验室、100平方米的配套用房和1万平方米的温网室。技术力量强,设有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影像学、通用仪器和蛋白质组学5个研究服务平台。
近年来,该实验室成员已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主持经费500余万元;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专项、省基金等项目10余项,合同经费400余万元;参加育成新品种4个;获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