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粮油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
浙江省粮油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组长王岳钧,团队专家人数44人。2014年,省粮油产业技术团队成立并率先组织开展了第一轮团队项目,为其他团队实施项目提供了样板。4年来,开展了10项粮油产业关键技术与瓶颈技术协同攻关项目,建立区域试验站8个,示范基地124个,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粮油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
团队专家联系的示范方粮油产量屡创新高。其中2016年全省早稻、单季籼粳杂交稻、单季常规粳稻、籼型杂交稻再生稻4个不同类型水稻的百亩方和攻关田亩产创下8项浙江农业之最纪录;2017年单季籼粳杂交稻、连作晚稻百亩示范方和攻关田亩产打破浙江农业之最纪录,其中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首次突破1000公斤,达到1010.99公斤,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1071.51公斤。
浙江省茶叶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
浙江省茶叶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组长毛祖法,团队专家人数45人。4年来,省茶叶产业团队组织编制了3份茶叶产业规划,实施了30项茶叶团队示范基地项目,开展了10项茶叶关键技术与瓶颈技术协同攻关,参与了2次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和3次浙江绿茶博览会,召开了25次茶叶新技术现场会和40期茶叶技术培训班,制定了16项茶叶技术标准,编撰了10册茶叶专业著作,有效推进了我省茶叶产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2017年,全省茶园总面积299.5万亩、总产量17.9万吨、总产值176.1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均创历史新高,并涌现了松阳、安吉等一批亩产值超万元的高效示范县和超2万元的示范片。与此同时,我省呈现了以绿茶为主导,红、黑、青、白、黄五大茶类为补充的多茶类共生良性格局,既突出了浙茶的资源禀赋特点,又兼顾了市场需求。茶休闲、茶旅游、茶养生等新业态快速发展,2017年全省涉茶第三产业产值达61.5亿元。
浙江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
浙江省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组长倪治华,团队专家人数24人。团队注重项目规范运行、技术创新集成和技术示范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团队围绕当前我省食用菌产业存在问题和产业转型发展方向,在17个县建立了18个示范基地,示范了食用菌新品种等9个方面的品种、技术和模式,示范规模2161.32万袋,新增效益1228.7万元,培训2236人次。示范带动全省推广食用菌新品种、菌棒工厂化生产技术、蘑菇轻简化生产技术、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菌稻轮作技术、工厂化金针菇液体菌种(液化菌种)技术、桑果枝栽培食用菌、秀珍菇网格式栽培技术、猴头菇层架立体栽培技术等技术和模式3.26亿袋(平方尺)。
丽水市水果产业技术创新和推广示范团队
丽水市水果产业技术创新和推广示范团队组长周晓音,团队专家人数30人。团队以项目形式针对性开展研究和示范推广,通过可学、可看、可推广的模式,发挥对产业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一是通过品种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庆元甜橘柚、云和雪梨、丽水枇杷、青田杨梅、松阳脐橙等区域特色品种布局。二是针对丽水水果野生资源丰富的情况,收集保存云和雪梨、丽水枇杷、猕猴桃、树莓等地方水果种质资源,建立资源圃3个、母本园2个,“太平白”枇杷通过省级品种审定。三是建设高效生态示范果园,展示新品种、新技术,建成全国首个枇杷智能大棚。新品种、新技术年推广4万余亩,年新增效益5300万元。
温州市蔬菜产业创新与服务团队
温州市蔬菜产业创新与服务团队组长赵佩欧,团队专家人数14人。为确保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从2014年团队组建之初就将蔬菜育苗作为帮扶重点,以“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为目标发展温州越冬蔬菜育苗产业。至2017年,全市年育苗规模≥10万株的专业化蔬菜育苗场达97家,其中年育苗规模100万-500万株的专业化蔬菜育苗场5家。同时,积极开展《地方特色品种白啄瓜工厂化嫁接育苗技术研究与应用》《番茄肥水一体化技术研究与推广》《越冬番茄提质增效关键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推广》等3项市级科研项目,提升了温州蔬菜生产技术水平。开展粉果番茄、樱桃番茄、丝瓜、辣椒、黄瓜、草莓等越冬蔬菜瓜果新品种引试工作,拓宽菜农的创收渠道,丰富市民的菜篮子。
宁波市水稻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
宁波市水稻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组长陆惠斌,团队专家人数15人。团队按照“自主创新、重点突破、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以提高宁波市水稻生产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资源整合为手段,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为该市水稻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团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近3年累计建立早稻示范方86个、连作晚稻示范方108个、单季晚稻示范方224个,建立超高产攻关方18个,全市早稻单产连续3年创历史新高,2017年单季稻单产历史性地跨上550公斤台阶,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该市水稻面积稳定在115万亩左右。
江山市粮油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
江山市粮油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组长占才水,团队专家人数10人。团队成员根椐各自专业优势,牵头开展各类技术攻关,5年来通过各立项研究项目有10多个,其中部分项目获得上级重大奖项,如《单季水稻亩产超千公斤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获得重大技术突破,2017年11月15日,原浙江省农业厅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项目实施地点组织验收,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达1010.99公斤,攻关田最高亩产1071.51公斤,打破浙江农业之最纪录,在我省首破1000公斤大关,创造了浙江省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属于全国领先水平。
临海市粮油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
临海市粮油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组长林采舜,团队专家人数15人。团队自成立以来,组织实施各级粮油项目33个次,推广籼粳杂交稻增产、水稻两壮两高栽培、精确定量栽培、基质叠盘出苗、早晚稻7寸机改进、油菜免耕直播、番薯山地机耕、测土配方施肥、植物病虫综合防控、全程机械化等技术10多项,开展技术培训3万多人次,印制和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加快了临海粮油种植水平的提升,为稳定优化当地粮油生产作出了努力。
浙江畜牧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
浙江畜牧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组长何世山,团队专家人数52人。团队主要围绕我省畜禽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推广、养殖污染治理及特色畜牧业振兴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组织制定2014-2018年畜禽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共遴选长白猪等33个品种以及规模猪场自动化送喂料、蜜蜂授粉等25项技术,先后培育了国绍Ⅰ号高产蛋鸭等5个新品种(配套系),建成国家级基因库1个。创新推出科学养猪八大模式,科学指导各地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实施特色畜牧业振兴计划,优化品种结构,实施湖羊、蜜蜂等特色畜牧业;湖羊饲养量增长10%以上,蜜蜂饲养量增长20%以上,蜂产品出口额和产值连续位居全国前列;推进三产融合,打造了一批牧旅深度融合的牧业休闲基地,产业溢出效益显著提高。
浙江省果品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
浙江省果品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组长孙钧,团队专家人数20人。团队以打造“浙江精品果业”为目标,突出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围绕生产指导、技术推广、信息服务、科学攻关组织开展工作,成为我省果品产业健康发展的技术保障和有力支撑。
果品团队成立后,团队专家在果树科学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南方特色干果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关键技术”项目成果获得2015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柑橘优质生产与贮藏物流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项目获得2017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早熟砂梨新品种选育及提质增效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项目获得2016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团队专家还在柑橘、杨梅、梨、桃、山核桃、香榧等果品上选育了优新品种,在品种选育、树体管理、施肥植保、产后物流、优质丰产等方面研发了新型技术,极大提升了我省果品产业技术水平。
海宁市蚕桑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
海宁市蚕桑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组长陈伟国,团队专家人数14人。团队自2014年组建以来,积极开展蚕桑安全生产技术研究、新技术引进、示范应用、科学技术服务等工作,通过研究总结主要桑树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开展桑园专用和适用农药筛选,探索主要农作物安全用药技术,开展工厂化智能化养蚕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实施政策性养蚕保险服务等,为海宁市的蚕桑产业技术转型、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和发展潜力,促进了海宁市蚕桑产业健康发展。2017年共收购春茧和晚秋茧鲜茧86.6吨,平均每50公斤茧价比全市面上提高约192元,蚕农增收约33.3万元。
湖州市蔬菜产业联盟
湖州市蔬菜产业联盟地方组成立于2010年,组长叶飞华,专家人数30人。团队积极开展产业调研,引进筛选新优品种,示范推广新技术和新模式,有力地提高了湖州市蔬菜生产水平。
团队专家在项目实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无公害南方型哈密瓜栽培技术操作规程”等5个湖州市地方标准,其中“樱桃番茄设施栽培技术规范”升级为浙江省地方标准,引进示范推广的樱桃番茄品种“黄妃”成为浙江省推荐品种和浙江省“明星”品种,部分核心基地成为在省内乃至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基地。
杭州市临安区蔬菜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团队
杭州市临安区蔬菜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团队组长邵泱峰,团队专家人数12人。团队自成立以来,积极解决蔬菜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创新推广路径。重点开展茄子剪枝复壮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为我省山地茄子优质高效生产及其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组织开展了穴盘育苗技术应用示范,年育苗3000万株,满足了基地生产需要,推动了山地蔬菜育苗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团队创新开发了固定式和移动式等多种类型的灌溉施肥系统,集成优化了轮作接茬、控盐防病、土壤改良、设施避雨等全程绿色生产技术,促进了品种、肥料、植保、农机的替代升级和产业绿色发展。5年累计推广54.85万亩次,节本增收6.92亿元。
湖州市现代农业茶叶产学研联盟
湖州市现代农业茶叶产学研联盟团队组长龚淑英,团队专家人数33人。自2014年以来,在各方鼎力支持下,浙江大学湖州市现代农业茶叶产学研联盟建立了一支由13名高校院所专家,20名本地农技专家组成的业务素质高、专业结构合理的专家团队,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结合湖州茶叶产业特点,坚持创新发展,深入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湖州茶产业发展新动能。通过研究成果转化、新技术推广,结合项目实施,开展名优茶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茶叶多产品组合生产技术推广、全产业链模式推广、组织茶叶评比等,使得湖州茶产业在生产技术及品牌建设方面有显著提升,在面积增长17%的基础上,产值增加31%,总产值四年连续居全省首位。
诸暨市为农服务粮油产业技术专家团队
诸暨市为农服务粮油产业技术专家团队组长杨伟祥,团队专家人数11人。自团队成立以来,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先后承担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绿色高产创建试点、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等省、部重大项目,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农业厅科技进步奖、浙江省农业丰收奖等各类奖项10多次,2016年早稻百亩示范方产量打破了浙江农业之最纪录,2014、2015年连续两年马铃薯百亩连片示范方亩产量打破浙江农业之最旱粮马铃薯亩产纪录。粮油生产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为诸暨市多次被评为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作出了重要贡献。
兰溪市水果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
兰溪市水果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组长陈新炉,团队专家人数10人。团队以杨梅、枇杷为重点,以打造“精品果业”为目标,积极实施“品种、品质提升行动”,组织实施的“杨梅产业升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获2017年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参与实施的“杨梅矮化优质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2015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猕猴桃新品种引选及配套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2016年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并选育杨梅新品种“早佳”,有力地促进了水果产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