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浙江农业之最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常山县球川镇棋盘山畈秦代琴种植的105亩“甬优1540”百亩方再生稻进行测产验收。验收组根据《浙江省水稻测产验收办法》,随机抽取三块田,进行全田实割测产,经过面积测量、去杂、称重、水分测定等程序,测产结果显示,再生稻百亩示范方再生季的平均产量为428.15公斤/亩,加上头季稻731.16公斤/亩,两季相加百亩示范方的平均产量为1159.31公斤/亩,比2016年常山县游胜家庭农场创建的1045.8公斤/亩的纪录增加113.51公斤/亩,从而创出我省再生稻百亩方亩产新纪录。
再生稻是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通过水肥管理等措施,使头季稻收获后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进一步生长发育而成的水稻。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种一次收两季,省种、省肥、省工等优点。常山县农科所再生稻栽培专家何水清说,今年常山县的再生稻百亩示范方亩产能创纪录,除了得益于良好的天气条件外,还离不开高产品种的应用和农技人员全程到位的技术服务指导。
何水清介绍,今年秦代琴种植的再生稻为高产、高抗的再生稻品种“甬优1540”,同时推广应用水稻两壮两高、水稻绿色防控、再生稻生产等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在具体生产环节上要掌握这几点:一要早播,农民一定要在3月份气温稳定通过12℃时抢冷尾暖头尽早播种;二要施足肥料,头季稻收割前后每亩共施尿素30公斤;三要控制留桩高度,头季稻收割时留桩高度掌握在40厘米以下;四要加强管理,再生稻生长季节处于秋旱时期,灌水要充足。
近年来,常山县农业部门一直把再生稻作为粮食生产的特色产业来抓,加强政策扶持,引进新品种,建立再生稻示范方与高产攻关田,开展技术培训与示范推广。全县再生稻年种植面积2万亩左右,与单季晚稻相比,每亩再生稻可增产粮食150公斤以上,年可增加粮食产量3000吨以上,助农增收1000万元以上。“我种再生稻已有四五年了,种再生稻比单季晚稻效益要高,每亩可以节本增效300-500元。”秦代琴说。
据悉,今后常山将进一步加快再生稻产业发展步伐,加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加快引进优质、高产、高抗、生育期适宜的再生稻品种,推广应用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帮助农民实现“一种两收,高产高效”的目标。此外,因再生稻农药用量少、灌浆中、米质优等特点,常山县将在进一步探索实践基础上制定再生稻的生产标准,通过标准化生产,促进再生稻产业化发展,打响常山再生稻品牌,做强再生稻产业。水清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