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5日-18日在江苏南京举行的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上,杭州市富阳区作为浙江省主要参展地区之一,参加了创业创新馆的展示。现场除了展示农创客代表项目、典型农产品等,还通过沙盘、宣传片的形式展示了浙江农创客小镇。该区农村创业创新的成效和经验吸引了江苏、内蒙、广东等多地与会者前来咨询学习。
近年来,富阳区加快实施农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政策设计,强化政府引导,完备服务体系,增强创业实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策落实、产业引领、工作推动和管理服务模式。2017年开始,依托浙江农创客小镇建设,全区又在农业农村领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双创”热潮。
从2009年开展大学生“村官”创业,到现在“农创客”不断涌现,“双创”种子在广袤的富春大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如今,全区有近百位青年投身农业创业蓝海,今年5月,富阳被农业农村部评选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创业潜力和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筑巢引凤打造“双创”高地
在富阳东洲街道木桥头村,几幢高低错落的“绿房子”格外显眼,这里便是浙江农创客小镇。走进办公大楼,个性化的设计处处体现出创业激情和青春气息。七层大楼里产品展示室、路演舞台、咨询台、开放式办公室、独立办公室、会议室等一应俱全,大楼内还随处设置了休闲区域,农创客们可以到咖啡吧、书吧、健身房互相交流、放松身心。
据区农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小镇建设构建了有场地、有资源、有平台、有导师、有伙伴的业务全要素服务能力的农业众创空间,具有“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程孵化链条,将打造成为农业版的“云栖小镇”,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改善农村人才结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互联网与农业融合发展。
为了满足与创业者息息相关的日常需求,小镇搭建了众创空间、基地空间、生活空间三大功能区块。入驻的农创客前3年可享受办公场地免租金、基地土地租金减半,外地农创客住在农创客公寓可以房租减半。小镇还将逐步引进专家团队为农创客开展政策咨询、技术指导等服务。
小镇最多可容纳500名农创客入驻,年龄在45周岁以下,有创意理念、创新精神、创业热情,在现代农业领域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或在校大学生,且在农业技术、模式、营销、产品等方面有创新突破的创业者,均可申请入驻。
自筹建以来,小镇吸引了诸多创业者的目光。通过层层筛选,已引进杭州蓝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苍南信实庄稼医院、嘉兴天篷农业休闲有限公司等20多家首批入驻企业,意向投资达1.5亿元。目前,又有50余家农创客企业报名,优质高科技企业入驻需求持续增加。
政策护航构筑有力支撑
2008年,富阳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资金实施办法的出台,拉开了扶持大学生创业的大幕。此后,该区不断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力度,不断深化创业服务保障机制。
2011年,该区出台了鼓励和扶持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的实施意见,将大学生“村官”创业也纳入资助范围,大学生创业资助额度达到每年300万元。同年,开始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110”计划,广纳创新创业人才。近年来,又先后出台了《关于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引进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来富创业创新五年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若干意见》等,构建了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
政府对创新创业的引导扶持力度不断升级,从成果产业化、技术创新、创业房租补贴、载体建设、科技融资等方面,进一步明确细化了创新创业扶持政策。通过实施备案奖励、优先项目支持等措施,引导鼓励全区各类企业、商家、投资机构、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管理运营众创空间。这样一来,极大推动了农村创业创新发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加快创业创新主体培育发展,促进了该区现代农业发展扎实推进,农业生产实现稳步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据统计,2017年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09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46.53亿元。
聚才引智注入强劲动力
科技引领发展。近年来,富阳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农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也为创业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了解,目前,富阳有2家众创空间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联盟,开展了技术研发和创业人才培训。去年,该区认定杭州市研发中心1家、农业科技企业2家,蓝郡农业创客园先后被认定为省级和国家级星创天地,杭州九重天农业公司(智慧农业)被推荐为省级星创天地备案企业。区里还举办了农业产学研合作专场对接活动,通过农业专家与农业科技型企业合作,提高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立足农业产业发展实际,该区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蓝郡农业科技公司等为核心的产业技术联盟,整合科研人才、共享科研设施,通过共性技术开发合作,实现创新资本叠加,资源共享。“我们给当地的各个产品都做了营养套餐管理方案,也就是从原先的有病去看病,变成订单式的营养管理、无病防身这样一种概念。”蓝郡农业创客园的“园长”陆炜强说,越来越多农户加入了自己的创业团队,如今,他的园区里还规划建设了农创客研修院、农业会客厅、植物工厂等。
此外,该区加快推进产学研用的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吸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众创空间开展合作。引进会计、税务、专利代理等中介服务机构的专业辅导团队开展实地指导,组建科技特派员、首席农技专家、科普志愿者服务团队等开展政策咨询服务和技术培训,并建立培训学习机制,定期组织众创空间营运管理人员采取送出去看、坐下来谈的方式开展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学习。 杨凌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