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曜清 通讯员 严铁
本报讯 11月29日,一场特殊的“面试”在省农业农村厅会议室举行。我省11个创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进行陈述答辩。来自省有关部门和科研院校的10余名专家担任“面试官”,宁波市、湖州市农业部门和桐庐、象山、瑞安、海盐等9个县(市、区)的政府相关负责人依次进场“面试”。
省农业农村厅受农业农村部委托,组织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创建考评工作。前期已完成台账审查、现场暗访、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本次现场陈述答辩是创建考评阶段最后环节。
据了解,这11个市、县(市、区)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纳入了当地政府综合考评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长效监管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宁波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险种,目前已有56家生产主体,价值6326万元的农产品投保;湖州市则在全国率先设立农产品政府质量奖,每年评选出5个本地优质农产品;瑞安市建立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结合智慧监管平台,运用“田长制”实行网格管理。遂昌县对部分偏远山区分散养殖基地推行诚信养殖“联保制”。
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市、区)创建考核验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新的起点。各地要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落实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政府绩效考评中的权重;要大力推进农业绿色生产、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比例,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生产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要梳理创建工作新机制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为长效监管机制,为我省乃至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带好头、做好示范。
本次创建考评结果经农业农村部审核后,适时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