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12月 18日,省农业农村厅举行2018年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现场答辩会。厅长林健东在答辩预备会上要求,各创建县要立足乡村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高起点谋划,高质量推进,通过创建引领带动全省整体推进,力争到2020年构建一套不同区域的制度框架、政策体系和发展机制,建成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县,为打造乡村振兴浙江样板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
经各地申报,材料初审,共有31个县(市、区)进入现场答辩环节。在答辩现场,31个县(市、区)的政府负责人有备而来、侃侃而谈,围绕各自创建基础、创建优势、创建方案、创建保障等,阐述当地创建的理由和优势、决心和信心、思路和举措,回答专家组的相关询问。
林健东指出,作为目前全国唯一的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开展示范县创建是我省创建工作由点及面、分步实施的重要举措。各创建县要把握重点,突出特点,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发展,高质量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实施数字乡村战略,高质量提升农民生活品质。要以责任大担当推动工作大落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集聚要素、增强动能,完善机制、统筹推进。
林健东要求,建设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各地要在用地安排、资金配套、金融支持、保险保障等方面加大力度,拿出真金白银,出台有含金量的政策。要加强要素整合,营造良好环境,加快主体培育,推动创业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打破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激发振兴活力,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