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菊又称徽菊,与杭菊、滁菊、亳菊并称为中国四大名菊,因在明朝时被列为贡品而得名。贡菊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我省从上世纪末开始引种贡菊,现已摸索出一套贡菊套种春玉米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年种植面积2000多亩。该模式充分利用了山区旱地资源,提高了复种指数,经济效益较好,是一种具有较大推广价值的药粮栽培新模式。
产量效益
贡菊一般每亩可收获干花80千克,每千克售价80元,产值6400元,每亩生产成本约2000元,净利润4400元;春玉米亩产量180千克,产值540元,生产成本约260元,净利润280元。
茬口安排
贡菊的最佳种植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10月下旬至11月采收;春玉米2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收获。
关键技术
一、贡菊高产栽培技术
1.整地育苗。选择健壮无病虫害菊苗出圃定植。菊花采摘后离地3-4厘米处割除地上部枝条,进行培土越冬。第二年开春,新菊幼苗长至15-20厘米时,选苗定植。
2.大田移植
①地块选择:贡菊适宜海拔300-600米高的山地种植,在地势高燥,阳光充足,土质肥沃,土层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生长良好。
②翻耕整地:3月下旬翻耕,精细平整做畦。未种前茬作物的地块,可于秋冬季深翻耕土壤,促使土壤风化,降低虫口基数。
③移栽定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菊苗。移栽时将顶芽摘除,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成活率。贡菊套种在玉米宽行间。如遇少雨天气,土壤不够湿润,移栽时需浇定根水。
3.田间管理
①摘心打顶:摘心打顶共进行3-4次,第一次在移栽时或移栽苗成活后,第二次6月中旬,第三次7月中旬至8月上旬,后期长势旺的可增加一次,移栽较迟的弱势苗摘心打顶次数相应减少。
②控高促分枝:对长势过旺的菊苗可喷施多效唑进行控高促分枝,在摘心打顶3天后喷施多效唑,以促进植株主干生长粗壮、多分枝和多结蕾。
③中耕除草。中耕除草一般3-4次,第一、第二次锄草宜浅不宜深,以后各次宜深不宜浅。后期除草时都要培土壅根,保护根系防倒伏。
④肥水管理:注意清沟排水,防止受涝烂根。夏秋季节干旱时,要及时浇水抗旱,孕蕾期不能缺水。贡菊是喜肥植物,在生长期间要施足基肥,轻施苗肥,巧施分枝肥,重施花蕾肥。
4.病虫害防治。贡菊苗期用甲霜灵防治霜霉病,吡虫啉防治蚜虫、百菌清防治白绢病;9月上旬用多菌灵、代森锰锌防治斑枯病。
二、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选用良种。选用“登海605”“蠡玉35”“浚单18”等高产品种。
2.精细播种。抓好播种质量关,提高群体整齐度。播前晒种,精细播种,深浅均匀,确保全苗壮苗,如有缺苗及时补苗。实行宽窄行种植,亩种植1000株。
3.肥水管理。贡菊、玉米都是需肥量较多的作物。提倡增施腐熟猪牛栏肥等农家有机肥,合理配施化肥,一般亩施纯氮14-18千克、有效钾6-9千克、有效磷4-6 千克。其中磷、钾肥主要用作基苗肥,在拔节前施入,氮肥全程施用
(基苗肥30%、攻蒲肥60%、粒肥10%)。提倡秸秆还田、割草铺地,以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水土流失。
4.病虫害防治。玉米病虫害主要有螟虫、大小叶斑病和锈病。采用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农业措施,提高玉米抗逆性,减轻病虫为害。
淳安县农技推广中心 余建忠 张薇
淳安县文昌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陈华勇
淳安县中洲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