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专题

玉环崛起在东海之滨

  •   玉环市名源于海岛奇观。古志记载“晨雾绕岛,形状如环;上有流水,洁白如玉”,玉环由此得名。市域由楚门半岛、玉环本岛和135个外围岛屿组成,地势北高南低,丘陵平原相间,陆地面积378.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900多平方公里,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家。去年4月9日,国家民政部发文,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玉环县,设立县级玉环市。5月13日,玉环撤县设市大会召开,玉环市终于迎来了从海岛县向现代化海湾城市跨越的重要时刻。
    红色基因强玉环
      1925年,玉环县楚门学生金国祥在省立第十中学读书时加入共产党,后回玉环传播革命思想。1928年4月,潘俊受浙江省委特派员兼永嘉县委书记郑馨指派,到玉环发展党组织,8月,中共古顺、楚门、田岙支部成立。后新四军浙南游击纵队括苍支队也在海岛发动渔民斗争,1947年12月,玉环区队扩编为括苍支队第三中队开展工作,其中坎门基干民兵队在解放战争时期积极配合部队作战,其中16人光荣牺牲,150多人立功受奖。
      1949年4月,浙南游击纵队第三支队支队长周丕振率部渡海解放玉环县城和坎门、楚门两镇,6月,玉环县解放,成为台州第二个解放的县城。1964年10月,坎门基干民兵营(前身为坎门基干民兵队)被浙江省人民委员会、省军区授予“英雄基干民兵营”光荣称号。1988年,省政府批准玉环县为革命老区县。
      新中国成立后,玉环也与全国各地一样发展,但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陆地面积少,人均耕地只有0.27亩,人均水资源仅689立方米,分别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相对缓慢。
      改革开放后,极具大海胸怀的玉环人民,凭借“自强不息、海纳百川、勇立潮头”的精神,不等不靠,敢闯敢拼,创业创新,办企业致富,走出了一条富民强县的精彩之路,成为台州民营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1994年,玉环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2017年排名第27位,目前已形成汽摩配、阀门水暖、金属制品等特色产业集群,先后获得“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中国阀门之乡”“中国新古典家具精品生产基地”“中国东海渔仓”等国字号区域品牌和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等众多国家级称号。
    汽摩配独占鳌头
      玉环的汽摩配行业始于1966年。当时的渔业重镇坎门,渔民在进行海上大捕捞后,发现可捕鱼类锐减,就变着法子谋出路。位于坎门后沙的民主大队办起了集体企业——坎门汽车配件合作社,生产弹簧等产品,后花钱购买了进口拉达汽车,进行整车拆解,依样画葫芦,生产汽车配件。改革开放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在汽配行业已有生产、销路等基础的玉环,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且一改原来纯加工的格局,将传动轴、减震器等配件细分开来进行专业生产。据台州宏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德进介绍,上世纪80年代后的10年间,从坎门汽车配件合作社出去“另立门户”者有30多人,坎门形成了全民办企业的热潮。
      由于当时还不允许技术人员下海,于是,玉环的企业就从上海、宁波等大城市聘请“双休日工程师”,利用休息日,将他们接到玉环解决难题,后又发展到聘用提早退休的技术骨干来企业工作。
      浙江中兴减震器制造有限公司就是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专业生产减震器的股份制企业。1985年,渔民李孙琴着手创办企业,1988年产值超百万元。
      紧接着后10年,该公司加大科技投入,技术创新,专业研发生产减震器,1998年产值超亿元。该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去年获评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致力研发新产品。公司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有25项专利,近三年产值均达3亿多元,目前产品已形成8个系列,4000多个品种,产品超80%外销。
      2002年底,玉环全县工商登记注册的汽摩配企业有1764家,年产值75.25亿元,税收占国、地税总收入的31%多。
      近年来,企业适应新形势,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向新能源、智能化方向发展,台州金纳车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新能源汽车变速箱,得到北汽青睐,浙江正奥汽配有限公司轻量化底盘也已经投产。
      2017年全市汽摩配行业亿元以上企业达到63家,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约540亿元,占玉环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4.56%。
    交通旧貌换新颜
      由于三面环海的特殊地理条件,交通成为阻碍玉环跨越发展最大的短板之一。
      境内没有国道、高速公路,没有铁路。针对此实际情况,近几年,玉环建高速、修国道、拓省道、造铁路全方位铺开。“十二五”期间,玉环完成近100亿元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是“十一五”时期的3.1倍,建设高等级公路190公里,实现了国省道、公路干线与11个乡镇街道有机连接,公路通乡率、通村率和公路硬化率均达100%。
      2010年,在引进“中远之星”客滚轮并完成大陆和台湾有关方面审批手续后,玉环县实现了对台直航。“十二五”期间,玉环除了在大麦屿港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对台直航运输外,也把发展的触角伸向了码头,共新建码头泊位7个,其中3万吨级以上泊位2个、500吨级泊位5个;并完成了乐清湾进港航道疏浚一期工程,实现了5万吨级双向通航,10万吨级单向乘潮通航的目标。“十三五”期间,玉环计划投资双百亿元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彻底告别没有高速、没有国道、没有高铁的“三无”百强县历史,实现“一刻钟上高速,两刻钟上高铁,三刻钟到机场”的“123”目标。
      根据工程初步设计,新建杭绍台高铁温岭至玉环段自在建杭绍台高铁温岭站引出后,在温岭市大溪镇境内跨过甬台温铁路,在温峤镇设温岭西站,出站后继续向东,分别通过温岭市坞根镇、城南镇、玉环市清港镇、楚门镇、龙溪镇境内,最后横跨漩门湾,在玉环市芦浦镇隔岭村设玉环站。线路全长37.672公里,其中,温岭境内21.615公里,玉环境内16.057公里。项目建成通车后,将结束玉环不通铁路的历史,进一步扩大杭州高铁l小时交通圈辐射范围。
      乐清湾跨海大桥及接线工程总投资约120亿元,全长约38.2公里,是浙江沿海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份。工程起于温岭市城南镇,途经玉环市沙门镇、龙溪镇、玉城街道、芦浦镇、海山乡,跨乐清湾至终点乐清市南塘镇南塘枢纽互通接甬台温高速公路。大桥及接线工程重要组成部分l号桥起于玉环市芦浦镇分水山码头,止于海山乡茅埏岛,总投资12.36亿元。2014年9月,大桥打下主桥第一桩。大桥建成后,玉环到乐清只要20分钟,缩短陆路绕行所需时间六分之五,对玉环直接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据悉,去年,玉环实现生产总值505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8.5%,财政总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12.3%,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12万元和3万元,均增长9.2%,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向前移了一位,实现了玉环由县转市的华丽转身。
    玉环市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供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