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养生

膏方市场火热 切忌盲目跟风

  •   天冷了,膏方市场也火了,一些社会药房纷纷打出“名医坐堂”开方的招牌。这里不排除真有名医开方,但也有一些“万金油”中医来凑“热闹”。更有甚者,一些网店、养生会所、健康管理公司也成为膏方产业大军的一员。面对各种滋补膏,人们眼花缭乱。对此,专家提醒,滋补膏方必须是个性化量身订做,才能真正起到“补益虚损”的功效。
    膏方市场良莠不齐
      有关专家认为,膏方讲究“整体观念,全面调理;辨证施治,针对性强”,服用膏方与一般药物治疗不同,膏方更注重全面、整体的调理。有经验的中医师必定会对患者详细询问、诊察,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既往病史和身体现状辨证施治,确立用药思路,开出能够充分考虑每一位患者个体特征的膏方,这样的膏方针对性强、效果好。毕竟,一料膏方消费者得吃一个月以上,必须认真开方,像一小时开多个膏方的“速成方”,甚至由“万金油”滥竽充数开方,很难把握住膏方的质量。
      那么,究竟应该由具有怎样资质的人员来开膏方呢?一位名中医指出:“膏方要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医、药、消费者密切配合,而开好方、配好药、煎好膏、服好膏是环环相扣的重要环节,缺一不可。”为了保证膏方的质量,有些地方三甲中医院明确规定:具备中医临床经验10年以上副高职称的医师才能走进“膏方门诊”,而且必须在专门指定的规范药厂配制膏方。
      然而,由于目前没有可参照的膏方门诊出诊资质标准,大多数医院规定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中医师便可坐堂开膏方,有的医院甚至扩展至中级职称的主治医师。有许多不正规的药店药房,或级别不够的医生也在开方;而一些市民为了贪图便宜,会拿着医院药方自己去外面配药。
      如今,进补不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一些年轻人尤其是白领阶层,由于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也进入进补队伍,膏方成为进补不错的选择。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网购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主要购物手段,足不出户就可把所需之物送到家,于是一些“千人膏方”也由此应运而生。对于目前市面上批量生产、出售膏方的现象,有关专家表示不科学。中医膏方讲究“一人一方一炉”,每个人的体质因年龄、环境、生活习惯等不同会各有差异,故选方用药也因人而异。“千人膏方”易产生种种不良反应,在临床常见到患者冬季服用补药后出现胸闷、头晕、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盲目服用适得其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膏方开始进入千家万户。有的一家老少三代人齐上阵,等着医生为他们开膏方,有的一人开膏方,全家“共享”。对此专家提醒,膏方并非人人都可吃。人体无病,不需要的补或不适宜的补,都会影响健康,弄得不好会起相反的作用,没有病反而吃出病来,有的会使原有病情加重,或使人加速衰老等。自古道“是药三分毒”,所以在进行药补的时候,要十分慎重,必须遵循下列原则:虚则补之、适可而止、辨证进补、因时进补、因人进补、顾护脾胃等。
      退休的张教授,前不久通过别人介绍去定制膏方。医生问了张教授的身体情况,通过简单检查,给他开了膏方。然而,张教授服用膏方后,却出现鼻子出血。于是,她赶忙到医院诊治。原来,开方的中医师根据张教授怕冷的现象,开了补阳的膏方,其实张教授并非阳虚怕冷,这只是表象,实际上是内热外寒,阳气不达四肢,导致阴阳失调,用药时要阴阳双调才行。
      感冒发热的小陆,上医院感到麻烦,看到爷爷配了膏方,就服用爷爷的膏方进补,以期感冒好转,殊不知服用膏方后,感冒反而加重了。到医院治疗,医生告诉小陆,感冒时不能服膏方。因为感冒时人体正常阴阳平衡被打破,脾胃功能受影响,如果仍急于在此期间进补,会使病情迁延复杂。如需服膏方,应该先治疗感冒。
      有关专家认为,服用膏方是一门学问,绝不能乱服滥服,尤其应该注意因人而补,由于每一个人的年龄、性别、体质、工作、居住环境、嗜好不同,在选用滋补中药时,也要有所区别。
      选用膏方,不要说一般消费者和药店营业员,即使是中医师,也不是每个都能开好膏方的。尤其是目前中医队伍青黄不接,青年中医师缺乏开膏方的经验,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此外,膏方讲究一人一方,个性化定制,盲目跟风进补还有可能起反作用。
      因此,服用膏方应该减少盲目性,最好根据有资质、有经验的中医师处方配制膏方。
    邬时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