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乡村故事

最温暖的老手艺——弹棉花

  提起手工弹棉花,许多老一辈人都会想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弓、一根弦、一个木槌,弹棉花的工匠用充满力量的双手拨动着弹弓丝弦,发出“嘭嘭”的声音,冒出淡淡的“尘烟”。如今,这门温暖的老手艺逐渐被方便快捷的机器加工所淘汰,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近日,笔者在常山县同弓乡胡村村有幸遇到一位弹棉花的老手艺人,他叫胡安福,今年64岁。从19岁开始,胡安福弹棉花至今已经有45年,手上的这套工具也跟了他足足45年。“砰砰,砰砰……”和着节奏,手起槌落,案板上洁白的棉絮随着弹花声飞舞。镜头前,胡安福正用心地弹着棉花,那股认真劲儿就像在完成一件艺术品。
  胡安福说,他刚学弹棉花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机械设备,所有棉被都是靠手工弹出来的。那时,家里生活比较困难,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刚满19岁的胡安福就跟着哥哥学起了弹棉花。虽然一开始学习弹棉花非常辛苦,但在那个年代这门手艺还是很吃香的。“当时是在同弓供销社干活,弹一条棉被赚1块7毛钱,每天起早贪黑可以弹2到3条,赚4块钱。”说话间,胡安福显得很自豪。“弹棉花时,先要在腰间系上一条腰带,后插一木棍,用绳系住,左手持弓,右手持槌。用木槌有节奏地打击,以达到棉花纤维重组的目的。手工制作的棉被比较细腻,也更经久耐用。”老胡说,他年轻时,一年要制作棉被200多条。现在慢慢少了,主要是一些老客户,还有一些结婚的新人来定制,一年将近百来条。
  胡安福也带过几个学徒,但是这行手艺很辛苦,都没能坚持下来。随着年纪慢慢变大,自己也有些吃不消了,最多还能再坚持两年。眼看这门手艺即将面临失传,胡安福免不了有些失落……
张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