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佳妍
本报讯 农资市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以及食用农产品的安全,“绿剑”行动从源头上帮老百姓排除安全隐患。全省“绿剑”秋季执法行动,历时2个月近期顺利收官。
此次秋季集中执法,分别就农药、种子、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限用农药等开展了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的违法行为是:生产、销售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农药产品,存在扩大防治范围、制剂用量与登记不符、未标注生产日期等;销售磷化铝、灭多威、百草枯胶剂等22种限用农药的;产销擅自修改标签内容及未取得登记证的肥料产品的;经营未取得批准文号、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兽药等;经营无生产许可证、无批准文号、无产品质量标准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违法行为等。此外,根据农业农村部部署,对销售的种子标签是否符合《种子法》要求,进行了专项检查。
从暗访情况看,22种限用农药退市基本到位,有50家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