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专题

云和

实施“小县大城”改变老区面貌

  近年来,老区云和经济社会加速发展,201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85亿元,为2000年的7.44倍,年均增长12.5%;财政总收入达8.36亿元,为2000年的12.93倍,年均增长1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5.18亿元,为2000年的12.16倍,年均增长15.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6691元和16900元,分别是2000年的3.49倍和8.5倍,为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红色血液强云和
  云和人民富有光荣革命传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重要游击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处于危难时刻,云和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1月和9月,中共云和县特别支部和县委先后成立,积极开展党的组织建设和抗日救亡工作,为云和人民带来了光明,带来了希望。
  1939年春,正当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一股反共逆流之际,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从重庆来到东南抗日前哨,亲临浙江视察抗战,到云和小顺浙江铁工总厂视察并发表演讲,激励了2000多名产业工人的爱国热情。
  随后,“浙铁”总厂秘密建立了党组织。一年后,共发展了60多名优秀工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周恩来的视察和演讲是云和人民引以为豪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对云和人民坚持抗战、巩固和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产生深远影响,还谱写了“浙铁”及云和党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光荣的革命传统精神渗透在云和县人民群众心中,是改革开放的动力源泉。
  40年改革开放春风吹暖了总面积984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1.47万人的省级贫困县、革命老区云和县,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先后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平安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省级教育强县”“省级示范文明县城”“省级体育强县”“省级信用县”“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并荣获2017年度“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县市”称号。
城市规划美云和
  云和县本是集老、少、边、穷、移于一体的典型经济欠发达山区小县。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山水分割、人口分散、要素分离,民众生活不富裕。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处于低效率和低水平的尴尬状态,被省政府定为贫困县。面对这样的“窘境”,老区云和县该如何“强势逆袭”?
  对此,云和历届县委、县政府进行了不断探索改革,充分认识到,经济总量小,资源要素集聚度低,村庄分散,城乡阻隔,工业化、城市化滞后是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根源。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跨越。
  经反复调研后,云和党委政府于2001年开始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促进产业、人口、资源、要素向县城集聚,提升全县资源要素的集约化利用水平。以规划的科学编制来勾画“大城”。紧紧围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省同步提前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化、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原则,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中的导向、统筹协调和空间资源配置作用,将县城培育成引领、带动全县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增长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同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成立了土地收储中心、城市发展公司、水利发展公司和国资公司,利用土地资源和城市无形资产,积累城市建设资金。加快交通网、信息网、能源网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云和的硬环境,使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积极提升城市品位。在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空间设计、道路设计、建筑布局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山水”特色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和建筑形式的控制,开展城区重点街景立面改造,切实把“山水家园,童话世界”的理念具体化、项目化、形象化。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和“数字城管”建设,促进城管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和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创建巩固工作,创造文明、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
  通过几年努力,云和县的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县城的框架拉开了,城区面积从2000年的3.14平方公里扩大到2017年的6.8平方公里 (不包括工业园区4.1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从2000年的36.2%上升到2017年的67.6%。集聚效应凸显。
产业兴旺富云和
  要让进城农民留得住、富得起,关键是要有强大的产业支撑。木制玩具是云和的传统产业和出口创汇拳头产品,它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非常适合刚进城农民的岗位转换。通过木制玩具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小县大城”发展战略提供产业支撑。
  大力发展木玩产业来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为了发展木玩产业,相继建成木制玩具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木制玩具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木制玩具研发中心和木制玩具外包装研发中心等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为全县木玩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使全县木玩产业得到健康稳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至2017年底,全县共有木玩企业1098家,就业人员达到3万余人,实现产值55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59%。2003年被国家轻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木制玩具城”。
  木玩产业的发展仅是云和县工业园区的发展缩影。云和县自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以来,始终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扩大工业总量,提升产业层次和加快人口集聚的主要载体来抓。为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大力推进低山缓坡开发利用,先后分三期开发杨柳河荒山4111亩,使县工业园区面积扩大到4.18平方公里,被确定为省级工业园区和“山海协作工程”示范区。2017年入园企业480家,工业产值达到70.7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7%,园区企业就业人口达到2万多。“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云和的“产业集聚”“人口集聚”“要素集聚”效益凸显,同时又推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目前,全县有 7.7万人集中在县城居住,占全县总人口的68%;95%的工业企业集聚在县城发展;有92.5%的学生在县城各校就读,实现了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城乡统筹成效明显,以城带乡等途径有序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走出了一条城镇带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开始步入城乡整体协调发展阶段,向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迈进一大步。
  云和县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供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