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西安农民画绘出40年喜乐盼

  冬日的阳光洒进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的农民画展览馆,这里正展示着来自全国各地以改革开放为主题的280幅农民画,奇特的风格、鲜艳的色彩、抽象的元素,仿佛在静静地向观众讲述40年来中国农民的喜乐盼。
  64岁的雒志俭是鄠邑区农民画的代表人物之一,负责此次展览的评审工作。在他看来,农民画40年来经历了从主题到内容,以及表现元素等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与改革开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日子越来越好,题材多得画不完。”画了一辈子农民画的雒志俭说,自己的绘画生涯一路伴随着改革开放。
  鄠邑区农民画滥觞于20世纪50年代末,是最早兴起农民业余美术绘画活动的地区之一。彼时,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让这里的农民对生活充满热情,在农忙之余,精通剪纸、刺绣的他们拿起画笔和颜料,开始描绘对生活的憧憬和向往。“缺啥想啥就画啥。”雒志俭说,改革开放前,农民们画得最多的就是丰收,那是农民的期盼。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农民的日子开始发生了变化。此时,农民画家的画笔,开始指向了过去不敢想的内容,坐汽车、赶大集、办养鸡场、做小买卖等等。时间来到21世纪,在物质生活得到较大满足后,农民画家开始思考更多精神方面的表达,作画的主题也渐渐多元起来:描绘生态环境变化的《绿我家园》,乡村生活和谐的《美滋滋》,老农夫学上网的《窗》,庆贺北京奥运会的《八月里》……
  陕西省农民画协会主席雷新宏说,画天画地画自己,农民画题材和内容元素的变化,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生产生活的变迁,画出美好新生活,是农民画家的朴素情感的真实表达。
  农村电商处处开花,“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农产品远销海外,乘坐高铁出行游历万水千山……通过一幅幅生动的农民画,足以见证40年农村的巨变。雒志俭将一幅多人合作完成的19米农民画长卷徐徐展开,取消农业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等图景都跃然纸上。
  雒志俭说,农民画画的是农民的心,画的是农村的情,壮丽长卷在继续,相信未来会绘出农民更多的喜乐盼。
(据新华社 都红刚 李浩/文2018年12月1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