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香肠等酱醉制品香飘海内外,如何发展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问题。近日,绍兴市柯桥区酱醉制品行业协会成立,开启了这一传统特色食品品牌建设新一轮发展之路。
据了解,安昌是柯桥区酱醉制品行业的集聚地,酱醉制品历史悠久,如腊肠的起源始于明嘉靖年间。自2000年安昌举办第一届腊月风情节后,安昌的酱醉制品品种逐渐增多。目前,已拥有肉类、禽类、鱼类三大类酱醉产品近20个品种,据粗略统计,安昌古镇年产香肠达40万公斤。
酱醉制品发展越来越红火,但发展受到不少制约,如酱醉制品生产季节性特点明显,生产周期较短,小微型企业多,行业规模受限等。
笔者发现,柯桥区酱醉制品行业协会新制定的标准对腊肠生产企业选址与环境、生产加工场所、原辅料选用、生产加工过程等诸多方面作了规定。如安昌腊肠的制作需在冬季平均气温10℃以下的自然环境中;新鲜瘦肥肉按8:2或7:3的比例配置;原料需选用鲜猪后腿、鲜猪脊膘肉等;辅料绍兴母子酱油应选用酿造酱油等;捆扎腊肠的箬壳丝或本色棉线,需经开水浸泡,清洗干净,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此外,对晾晒(或风干)环节也作了具体要求。灌扎好的腊肠离地≥1.5米,在太阳下晒7天左右,再移入通风干燥处,晾挂风干3-5天。
姚陶祎 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