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国栋 文/摄
“这台光谱遥感无人机,能监测农作物的长势、养分和病虫害等信息;这台植保无人机能自动、高效率地在农田和果园进行打药、施肥等作业。”日前,杭州瓦屋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李海林向记者介绍公司的拳头产品,“这些技术还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随后,记者来到杭州市西湖区龙坞镇的一块茶园,一台3D测绘无人机正徐徐起飞。按照工作人员提前设定好的路线,它能获取全方位的茶园测绘数据。
“通过光谱遥感无人机,可以分析得到茶树的叶绿素含量、长势情况、病虫害信息等方面数据,进一步生成该茶园的详细分析报告,比如养分诊断、施肥决策、嫩叶监测及采摘时间估计、产量估计等数据。“瓦屋科技”总经理祝登甲介绍,“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物联网+农业大数据+AI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无人机自动作业,还可以实现茶园不同尺度参数的监测、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提供数字农场全套解决方案。
不到半个小时,3D测绘无人机测绘完毕,接下来就该植保无人机出马了。植保无人机装载好所需要的农药,实现复杂地形、复杂作物的自动作业。“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飞行控制系统,提前设定好飞行线路后,误差在厘米级。”祝登甲说,可以作个形象的比喻,测绘无人机、遥感无人机像是侦察兵,植保无人机像救护员,通过智能科技,双管齐下保护农作物,实现农作物精准管理。
那么,实现农药智能喷洒后,效果到底怎么样?李海林告诉记者,比起传统的植保无人机,他们通过给农作物先“体检”再用药的方式,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提升了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杭州瓦屋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李海林正在介绍最新一代植保无人机的功能。本报记者 金国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