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精准扶贫有了新模式

“农民主播”打开兴农新大门

  说起农村生活,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景象,农民们每天都干着耕田种地、饲养家畜这些辛苦的体力活。但现在,手机成了中国农民的“新农具”,网络直播成了“新农活”。
  网络平台上有位主播最近火了直播里自称“湘西九妹”的陈九贝通过淘宝直播,在13天里帮助乡亲们卖出了200万斤橙子。她还直播干农活,介绍她家的腊肉和鸡蛋或者在她简陋的家里做饭。
  就连网络巨头阿里巴巴也推出了一项特殊计划,为农民主播提供培训。阿里巴巴宣布将为农村淘宝卖家开辟专门的扶贫板块,并将培育1000名农民主播。
  淘宝直播2016年上线以来,涌现了成千上万的淘宝主播。他们销售的商品品类繁多,有新潮的时装,还有美味的幼虫。淘宝直播已经成为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农民与消费者沟通的一条新途径。
  阿里巴巴称,过去三年间,约有10万名农民在淘宝上进行直播。此外,快手等平台也做起了农民直播。而在美国和欧洲,直播平台和电商平台还没有结合起来。
  那么农村生活为什么能引发人们的关注?
  阿里巴巴大农业发展部总经理黄爱珠表示,直播能快速匹配农民和消费者的需求,不仅能让消费者知道哪里有好吃又健康的农产品,而且能知道产品来自哪里。“比如我们直播卖过一款无菌新鲜鸡蛋,主持人端着高脚杯,一句‘干了这杯鸡蛋’,就打消了很多消费者对于鸡蛋生吃的顾虑。同时,主播还给消费者介绍识别新鲜鸡蛋的最简单办法。这比起单纯网页文字介绍要形象得多,很容易转化成销售。”黄爱珠说。
  卖家保证他们的农产品都是天然无污染的,这一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有些人就想看看他们购买的产品究竟产自何处。
  还有些人则是为了娱乐,或者仅仅是因为怀念农村的生活。无论如何,农产品销量得到了大幅提升,有时这些农民主播还能变身网红。
  直播成电商脱贫新工具。直播带来的流量,有助于销售渠道的拓展,提升了产品的销售量,增加了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8天猫“双11”当天,从贫困县卖出的产品就达到13亿元。这其中,有许多就采用了“直播+扶贫+产业”的模式。
  此外,包括YY直播在内的网络平台不仅在线上直播推荐,还在线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展示和促销活动,以实际采购助力扶贫。
  除了通过直播推销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一些创业者也通过直播平台向贫困地区的农民辅导增收技能,比如怎样养殖小龙虾、如何纯手工制作棉线、如何更科学养鸡等。
(摘自《中国日报》 齐磊 王辉/文 2019年1月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