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菜篮子”问题格外引人关注。近年来,省供销社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借助市场这个载体,在沟通城乡、促进农产品贸易上发挥了较好的桥梁纽带作用。下面介绍的金华和杭州的做法,就是其中一个缩影。
金华:力保市民“菜篮子”安全
金华市供销社所属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是省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超过50万吨,承担全市近80%的食用农产品供应。近年来,该市场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农产品检测能力和水平为基础,以市场准入为手段,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规范农产品流通行为,积极发挥公益市场作用。目前,市场内蔬菜已经实现“全检测、全监管”,有效保障了市民“菜篮子”安全。
进入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的蔬菜分为“客菜”和“地菜”。客菜区蔬菜运送车辆进场时须交验农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没有农产品合格证明或证明不齐的,立即现场抽取样品并做好登记;有农产品合格证明的,市场对其进行随机抽检。销售地产蔬菜的菜农需办理IC卡进场,交验农产品合格证明;不能提供农产品合格证明的,分三个时段按品种进行抽样登记。对某些特定月份的重点蔬菜品种以及外地抽检已发现有问题的蔬菜品种,按批次抽检。一经发现该品种蔬菜入场,立即启动“先检测、后入场”的工作机制,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场销售。
为塑造公众对食用农产品安全信心,市场建立了检测中心,投资20万元增配全套快速检测设备,确保精准、高效完成各类新鲜农产品、干货、茶叶等的农残检测工作;配置了多功能食品分析仪,可对食品类农产品的二氧化硫、甲醛、亚硝酸盐等含量进行检测。目前,市场有核定检测人员6名、抽样查证人员3名,负责每日各个时段的采样登记、查验证明文件等。市场检测中心持续向市民开放,不定期开展“你送我检”服务,并长期免费为市民提供蔬果农残检测服务,仅2018年上半年,就帮市民免费检测41批次,为合作社、蔬菜基地免费检测444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同时,市场与客菜区54户经销户全部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地产蔬菜区的700个大户也均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此外,对进场交易的农户,利用IC卡,进场一个签订一个。至今,地产蔬菜已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4000余份。
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对进场交易的蔬菜实行全程监管,从进场登记、交易过程到产品流向都要保留追溯痕迹,实现农产品交易可追溯。其中,外地蔬菜交易区实行统一手工开票模式,由市场方提供统一销售凭据样板,各经营户按实际交易进行开票,购买者凭销售小票进行蔬菜交易追溯,销售小票保留3年。本地蔬菜实行IC卡电子结算交易模式,买卖双方须凭各自有效身份证件办理IC卡,凭IC卡进行刷卡交易,每笔交易均有据可查。
市场严格执行检测不合格产品处理流程,对进场食品初检不合格的,进入复检程序;复检仍不合格的,及时报送市场监管部门,并协助监管部门做好不合格产品的罚没、登记、销毁等工作。
杭州:建起连锁农贸市场
脏乱的环境,嘈杂的买卖声,混杂的刺鼻气味,一想到农贸市场,很多人脑子里都会冒出这样的印象。近日重新开张营业的杭州农合联西诚农贸市场,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这种印象。
步入市场,可看到干净防滑的地板、规格统一的灯具、随处可见的通风窗口、码放整齐的瓜果时蔬、水产肉类……不仅没有污水和异味,还装上了中央空调、扶梯、排水系统,其“高大上”的姿态直逼大型生活超市。
市场的一楼,引入了一个海鲜集市,接近600平方米的面积,小生蚝、龙虾、多宝鱼、青蟹等各种海鲜任由消费者现捞,并在旁边的加工点现场加工,烹制出一道道美味的海鲜大餐,供消费者现场品尝。据市场负责人介绍,海鲜集市的经营户来自黄龙大排档,这些海鲜每天都从象山运来,确保新鲜。海鲜集市周边,还聚集了不少特色小吃店。“我们希望这里是年轻人也爱逛的地方。”市场负责人介绍,根据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农贸市场一楼每天经营到晚上10点半,方便年轻人吃夜宵。
二楼是传统的菜场,共有70余个摊位,产品涵盖粮油、蔬菜、水果、调味品、水产等上百个产品,能满足周边几个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
除了装修时尚、布置新颖,农合联西诚农贸市场还是一家智慧菜市场,配备了商户电子屏、电子全彩大屏幕、市场管理查询触摸屏、电子化交易收银台、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器等现代化设施。消费者在现场可通过电子大屏幕、触摸屏等电子设备查询蔬菜样品的检测结果,还可以扫支付宝、微信便捷支付。今后,消费者还可以远程下单、送货上门。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还引入食品安全溯源系统,所有肉品、蔬菜均可追根溯源,为市民提供一个放心的“菜篮子”。
据悉,杭州农合联西诚农贸市场位于西湖区,原名叫竞舟农贸市场,是杭州农合联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开办的第六家连锁农贸市场,其中西湖区5家、富阳1家。“计划再开设3-5家左右的连锁农贸市场。”杭州农合联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在转塘街道之江一号商业东区按四星级农贸市场的标准,建一个新的农贸市场,面积近3000平方米,给周边居民买菜提供便利。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