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部长通道”传递佳音

凝心聚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记者 李军 整理
  农为天下本。百业农为首。“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铿锵有力,引起与会代表委员的热烈反响。
  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部长结合乡村全面振兴,建言献策,传达信息,回应关切,亮点纷呈。
建设美丽乡村再提速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农民群众十分关切。
  “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来推进。”3月5日上午,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部长通道”回应说,2019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将重点抓改厕、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硬任务。中央财政计划安排70亿元资金支持农村厕所革命,将在全国3万个村庄改造1000万左右农户厕所;对农村垃圾和污水问题,要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建立垃圾收运和污水治理体系;要提升农村村容村貌,在全国启动村庄清洁行动。
  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全国“两会”上,民进中央提交了《关于发挥好乡村学校社会治理功能的提案》,建议推进乡村学校教育文化服务综合体建设,共建共享,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乡村学校积极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利用乡土资源,塑造乡村教育特色。
  乡村建设需要真金白银的财政支持。“财政投入要优先保障农村,精准发力,用好投资对乡村振兴的杠杆撬动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湖州市市长钱三雄建议,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村庄为载体、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幸福家园。
  美丽乡村建设,文化建设要先行。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建议,把“文化”列入村庄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的力量,并使之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
抓好粮食生产保稳定
  要稳定粮食产量,加快农业科技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现代种业,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
  韩长赋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我国粮食安全的问题。“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4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水平,没有出现大起大落,这是很不容易的。”他表示,去年粮食产量下降0.6%,主要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调减的结果。
  韩长赋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稳定粮食产量,“我的理解,就是要防止经济下行和物价上涨双碰头。今年粮食生产要做到‘3个稳’:稳定产量,稳定面积,稳定政策。这是一个总体的考量,稳产量要稳面积,稳面积要稳政策。”他并就此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中央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会始终一贯,今年还要对玉米和大豆的生产者给予补贴,水稻的最低收购价将会保持稳定。
  韩长赋认为,从中长期来讲,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做到“3个两”:“两藏”,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今年要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同时推进种业和科技集成,使粮食生产有科技支撑;“两区”,在全国建设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基本保障小麦和水稻两大口粮的安全;“两个积极性”,要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在政策上让农民种粮有账算,让主产区政府抓粮不吃亏。“我们相信,有中央和地方的支持,有广大农民和科技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障的。”韩长赋表示。
保障农民利益不受损
  小农户如何与现代农业衔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如何创新?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表示,要处理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和扶持小农户的关系,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这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落实扶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完善‘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利益联结机制,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陈锡文说。
  工商资本下乡参与乡村振兴,不仅带动土地流转,盘活了农业、农村的多种闲置资源,还直接促进农村电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等的兴旺发展,带动了农民就近就业、脱贫致富。然而,也出现了“热投资、冷农民”的倾向:有的工商资本“下乡”之后,“跑马圈地”“圈而不种”,变相搞房地产开发,一旦经营不善就“毁约弃耕”、资本“跑路”,既损害了农民利益,又留下诸多后遗症。“资本下乡不能代替老乡。乡村振兴的主体,必须而且始终是老乡。”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说,资本下乡必须充分尊重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农民发展意愿,充分结合农村发展实际。他建议,建立严格的资本下乡准入和监管制度,完善社会资本补贴激励机制,依靠制度引进良性资本并规范投资方向;通过信贷调节下乡项目及融资成本,建立被征地农民法律援助机制,明确资本下乡与环境保护的联结,确保资本下乡不走偏,农民利益不受损。
(综合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浙江在线等报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