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浙江种业

今年我省种业工作重点已定

念好“1234”字诀

  □本报记者 葛勇进
  今年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了今明两年我省的“三农”重点工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那么,作为农业生产的先导性产业,今年种业重点做什么?日前,记者从省种子管理总站获悉,今年我省种业重点工作已定,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优质品种创新推广为主线,以政策推进为抓手,组织实施“种质资源创新行动”“农作物品种提优行动”“种业企业提升行动”“农业供种保障行动”,全面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提供源头保障和支撑。具体来说,就是念好“1234”字诀。
贯彻“一个办法”持续优化种业发展环境
《浙江省实施〈种子法〉办法》(下称《办法》)已于3月1日起实施。今年我省将重点抓好《办法》贯彻实施,同时根据《办法》要求,制定完善《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办法》《浙江省农作物种子储备办法》等相关配套办法,组织1-2次全省性培训和专题宣贯活动,加快《办法》的普及;加强种子进出口品种安全鉴定和后续跟踪监管,确保进出口种子质量安全;以“二维码”的全面规范普及为主线,加强种业市场日常监管,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经营秩序。
推动“两个创新”加快培育优质绿色品种
  一是推动种质资源创新。全面完成第三次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任务,对已收集到的2660份种质资源开展生物学特征特性鉴定评价。同时,启动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中期库建设,该项目落户省农科院杨渡基地,占地155亩,总投资3800万元,建成后具有45万份种质资源贮存能力。加快松阳茶树、云和雪梨、磐安中药材、玉环文旦、衢州柑橘、舟山海岛特色作物等5个省级种质资源圃建设,新建果树、花卉等特色经济作物资源圃2个,搜集引进国内外优异种质资源,加快资源创新,筛选和创制材料50份以上。
  二是推动农作物育种创新。在农作物品种审定指标上,将突出优质、绿色属性,组织制定优质稻品质评价体系,明确相关指标和评价办法;推进国家西兰花育种联合攻关和西甜瓜种子产业发展专题研究,建立和完善新材料测试点、品种材料指纹图谱库,开放协作平台,吸收更多单位和人员参与联合攻关;加强品种审定、认定、登记、引种备案管理,突出多元化需求,育成并审定一批品质优良、用途多元、环境多适、资源低耗的农作物新品种,其中具有重大推广前景的新品种5个以上。
保障“三个安全”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保障品种安全。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强化新品种适应性、丰产性、抗病性鉴定,组织实施农业农村部登记瓜菜品种(南方)展示项目,立足浙江需求,在优质、高产基础上,重点筛选一批抗病、抗旱、耐寒、耐高温,以及肥水需求量低、农药施用量少的农作物主导品种。
  二是保障供种数量安全。加强种子企业培育,按照差异化发展思路,培育2-3家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综合型种业企业、5-7家在瓜菜种业上有自己拳头产品的特色型种业企业、8-10家省内区域供种保障型种业企业,提升种子企业育繁推一体化能力。同时,优化种子企业股权结构,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加强省际合作交流,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全面提高种子生产和销售能力;健全农作物种子供需预测信息采集体系,组织召开春季、夏季和秋冬季种子供需形势分析会,加强种子供需预测预警和余缺调剂,全面落实省市县三级种子905万公储备目标,积极承担中央储备任务;继续实施订单良种奖励政策,加强遂昌新路湾种业小镇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基地综合生产水平,培育建立数字化植物工厂(商业化育苗)10个以上。
  三是强化种子质量安全。组织实施种子检验能力提升项目,开展全省企业种子质量检验能力验证、种子检验能力大比武,提升质量监管能力;加强种业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虚假标注、未审先推、无证经营等坑农害农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加强种子质量抽检,专项行动与日常抽检相结合,年检测农作物种子样品1000份以上;组织开展不结球白菜种子质量认证试点,探索蔬菜种子质量认证技术体系。
建好“四个平台”全面夯实种业发展新基础
  一是全面启动南繁新基地建设。今年,我省将贯彻落实《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2015-2025年)》,选址在陵水县花石洋区块,建设1500亩南繁基地,争取年内完成基地土地流转,并尽早启动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据悉,我省现有南繁基地1736亩,每年临时租用制繁种土地近2000亩。
  二是加快建设国家农作物品种登记认证检测中心。今年,我省将按照认证检测中心的软、硬件建设要求,加快方案设计和实验室工程施工,高标准推进认证检测中心建设。据悉,项目建成后具有品种真实性和转基因成分年检测能力1万份以上,常规项目检测样品3000份以上。
  三是推进企业分子育种平台建设。今年,我省将深化种业科企合作,引导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多模式合作;组织实施省级种业企业育繁推一体化项目和现代种业发展资金项目,支持美之奥、宁波微萌、之豇种业等3家种业企业建立西兰花、西甜瓜、水稻等作物分子育种平台,提高企业商业化育种能力,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四是加快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全省的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点,着力打造嵊州水稻、东阳鲜食玉米、临海西兰花3个核心展示基地;推进瓜菜种博会萧山核心展示基地和宁波等6个市级分中心为框架的“1+10+100”瓜菜展示示范平台建设;重点办好全省水稻新品种大会、鲜食玉米品鉴大会、全国西兰花品种大会,协助办好第11届瓜菜种业博览会。全年建立展示示范点120个以上,展示示范品种3000个(次)以上,推广水稻绿色主导品种700万亩以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