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如今在武义,你只要任意扫一株古树名木身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它的编号、树名、年龄、保护级别、习性、位置坐标及照片等一应信息。这个包含古树身世、来龙去脉、家族信息的二维码标识牌,是武义县为全部古树名木新换的“第三代身份证”。
古树名木被誉为“活文物”,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作为典型的山区县,武义的森林覆盖率达73.9%,古树名木遍布。目前,全县共有古树名木8815株,其中一、二级保护古树分别为207株、551株,居金华市前列。武义县十分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1998年,对全县范围的古树名木进行首次普查,并挂牌保护;2002年,又进行复查、拍照、建档;2009年2月,县政府专门出台了“保护管理办法”。此后,又陆续开展了补充调查,高科技定位、测距等,将树木定位精确到厘米级,夯实了精准保护的基础。去年,启动了第3次树木挂牌保护工作——古树名木二维码科普应用项目。至今,已全面完成微信公众号申请认证、二维码、铭牌制作、分级分类等工作。铭牌用弹簧装置固定在树干上,不破坏树体生长。“以二维码为核心,以古树名木挂牌为载体,以微信公众号为应用端,我们最终形成了一个集古树名木管理、日常巡查、科普宣传、信息查询、资料收集等多功能、互动式的信息共享平台。”武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为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环境感应等物联网功能模块的应用扩展提供了基础,大大提升了古树名木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舒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