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加快渔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在我省渔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促进渔业产业发展,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日前在全省开展“2019年渔业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联合推广行动”,要求各地以坚持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为发展导向,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行动目标,今年全省将建立渔业科技示范户3000户、核心示范面积30万亩,年辐射推广130万亩以上。现将今年我省的渔业主导品种介绍如下。
大口黑鲈
大口黑鲈俗名加州鲈,原产于北美地区,我国自1983年引进养殖推广后,现已成为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全国年产量达37.4万吨。大口黑鲈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生长迅速,适温较广,是一种名贵肉食性鱼类。2018年我省大口黑鲈的养殖面积达5.8万亩,年产量达5.1万吨,主养区在湖州,约占全省90%左右。
1.优鲈1号
大口黑鲈品种“优鲈1号”由中国水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农林服务中心合作培育成功,2010年通过国审。其肉质细嫩、肉紧味美,无肌间刺;生长速度快,鱼苗经人工养殖当年可达0.5-0.75公斤。养殖2年,体重约1.5公斤;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适合高密度大规模养殖,既可混养,也可单养。养殖适温为20℃-34℃。
2.优鲈3号
“优鲈3号”由中国水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和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南京帅丰饲料有限公司共同育成。2018年通过国审。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养殖条件下,与“优鲈1号”和未选育群体相比,“优鲈3号”的稚鱼驯化摄食配合饲料时间明显缩短,幼鱼和成鱼的生长速度加快,适合在我国淡水水域进行人工配合饲料养殖。
翘嘴鳜
鳜鱼又名菊花鱼、鳜花鱼、桂花鱼、桂鱼等,属凶猛肉食性鱼类,常以其它鱼类为食,幼鱼喜食鱼虾,成鱼以吃鱼类为主,冬季停止摄食。2018年全省鳜鱼养殖总产量1.1万吨,主养区在湖州、嘉兴、金华等地。
1.翘嘴鳜“华康一号”
翘嘴鳜“华康一号”经多代群体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国审。生长速度快,个体间差异小。在同等养殖条件下,“华康1号”比普通的翘嘴鳜生长速度提高18.54%以上。
2.秋浦杂交斑鳜
秋浦杂交斑鳜是由安徽省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和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培育成的鳜鱼杂交新品种。2014年通过国审。其外形与斑鳜相近,但生长速度较斑鳜快,养殖周期缩短,市场欢迎度和售价高。在长江流域,无论是池塘养殖,还是网箱养殖,当年苗种经过6个月养殖,平均规格为400克左右,约为当地斑鳜养殖规格2.6-3.3倍。
3.长珠杂交鳜
该品种是以洞庭湖的翘嘴鳜为原种,经四代群体选育、杂交育成。2016年通过国审。其生长速度较斑鳜快2.2倍,兼具斑鳜优质品质和翘嘴鳜生长速度快的优良性状。
光唇鱼
光唇鱼品种有虹彩光唇鱼、厚唇光唇鱼、半刺光唇鱼、温州光唇鱼等,俗称石斑鱼、罗丝鱼,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地的溪流中。光唇鱼体形细长,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腹部圆而呈浅弧形。头中等大,侧扁,前端略尖;分布广,为主养殖区的小型经济鱼类,肉鲜美,售价高,市场供不应求,经济价值高。2018年全省光唇鱼主养区为衢州、绍兴、杭州等地,占93%以上。
大黄鱼
大黄鱼俗称黄鱼、黄花鱼和黄瓜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大黄鱼体形匀称、体色金黄,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相对其他养殖种类肉质细嫩,肉可食比例高。大黄鱼具有广盐、广温和食谱广等特性,养殖适温在8℃-32℃,适盐范围为6.5-34。“东海1号”是由宁波大学和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以捕获的野生大黄鱼为基础群体,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经5代选育而成的大黄鱼品种,2013年通过国审,是我省首个大黄鱼国家水产新品种,适宜在我省海区过冬养殖;且成鱼体形好、色泽金黄、口味鲜美。2018年全省大黄鱼总养殖产量1.86万吨,主养区为温州、台州、宁波等地。
罗氏沼虾
罗氏沼虾品种“南太湖2号”由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南太湖淡水水产种业公司合作选育而成。2009年通过国审。在同等养殖条件下,“南太湖2号”群体生长速度快,可提早起捕;生长同步性较好;商品虾加工虾仁的出肉率高,其群体平均个体增重比市售苗种快36.87%,养殖成活率提高7.76%。2018年全省罗氏沼虾养殖面积为4.86万亩,总产量1.87万吨,主产区为湖州、嘉兴、杭州等地。
克氏原螯虾
克氏原螯虾也称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现已成为我国重要养殖经济虾类。近年来,小龙虾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养殖面积迅速增加,2017年全国养殖总面积达1200万亩,总产量为113万吨,产值突破2600亿元。
克氏原螯虾是淡水经济虾类,杂食性广、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等。目前我省主要推广的是稻-小龙虾养殖模式。其中,稻虾连作为种一季中稻,养一季小龙虾。此模式一般亩产小龙虾100公斤、水稻500公斤,亩均产值4500元左右,亩均利润2000元左右。2018年全省克氏原螯虾养殖总产量5800余吨,主要在湖州、嘉兴、衢州等地养殖。
青蟹
我省养殖的青蟹一般为拟穴青蟹,背甲淡青绿色,为青蟹中个体最小的品种,性格相对温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也是目前我国人工养殖规模最大的青蟹品种。
拟穴青蟹以肉食性为主,喜欢食小杂贝、杂螺、小杂鱼、虾蟹等,生长速度快,生长适宜盐度为5-33,适宜温度为14℃-30℃,4月-5月放养的越冬蟹种或6月-8月放养的夏季蟹苗,经3-4个月养殖,单只重可达200克以上。青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兼有滋补强身功效,素有“海上人参”之称。2018年全省青蟹总养殖产量2.54万吨,主产区为台州、宁波、温州。其中台州三门县是全国“青蟹之乡”,产量占全省近一半。
红螯螯虾
澳洲淡水龙虾学名红螯螯虾,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原产于澳洲北部的热带地区,因粗壮威武酷似海中龙虾,故称为澳洲淡水龙虾。我国最早于1992年由湖北水产研究所引进,并在广东和湖北两省试养成功。红螯螯虾个体一般在50-100克,最大者可达500-600克,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淡水虾类。由于食性很广,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售价高,养殖效益好。
泥蚶
泥蚶一般为野生苗种。由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合作选育成功的“乐清湾1号”于2014年通过国审,成为我省首个泥蚶国家水产新品种。
泥蚶为我国传统的养殖贝类之一,肉味鲜美,可鲜食或酒渍,生长水温为2℃-38℃。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乐清湾1号”与未经选育的泥蚶相比,收获期可提前6-12个月,27月龄平均体重和壳长分别提高31.0%和11.4%,且成蚶大小均匀,繁种容易,适宜在浙江、江苏和福建等沿海滩涂养殖。2018年全省泥蚶总养殖产量14.1万吨,主产区为台州、温州、宁波。
中华鳖
2018年全省中华鳖总养殖产量10.1万吨,主产区为嘉兴、湖州、杭州等地。
1.中华鳖日本品系
中华鳖日本品系由杭州萧山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1995年从日本引进,经6代12年驯化、筛选、选育而成的中华鳖国家水产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审。该品种绝大部分时间栖息在水中,当外界温度降至15℃以下时,开始停食,潜伏在水底泥沙中冬眠(一般为10月至翌年4月),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一般经9-10个月温室和4-5个月外塘养殖,每只平均重可达800克以上。
2.清溪乌鳖
清溪乌鳖是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从1992年起,历经15年对野生中华鳖进行培育、繁殖而育成的中华鳖国家水产新品种。2008年通过国审。清溪乌鳖体表颜色呈现黑色,有黑色斑块;腹部颜色以灰黑色为主,有的带点状黑斑点,随着生长腹部斑点逐渐变浅。在温棚不加温养殖条件下,清溪乌鳖幼鳖的成活率、单位产量和生长速度要好于江西鳖,与太湖花鳖差异不显著,但低于中华鳖日本品系。
3.浙新花鳖
浙新花鳖是由浙江省水产引种育种中心和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历经10年联合选育而成的中华鳖国家水产新品种。2015年通过国审。浙新花鳖幼鳖体形近似圆形,随着生长背部逐渐趋向扁平,体表颜色呈现灰黑色,生长速度快;全外塘养殖模式下,雌雄鳖的初次性成熟年龄均为三冬龄,温室加外塘养殖模式下雌雄鳖初次性成熟年龄均为二冬龄;每年产卵3-5次,平均年产卵45个左右。
省水产推广站 周凡
附:
2019年渔业主导品种
1.鱼类:大口黑鲈、黄颡鱼、光唇鱼、鳜鱼、泥鳅、鲫鱼、大黄鱼、梭鱼、翘嘴鲌、杂交鲂鲌、沙塘鳢、花鲈2.虾蟹类: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青虾、克氏原螯虾、三疣梭子蟹、青蟹、中华绒螯蟹、红螯螯虾3.贝藻类:泥蚶、缢蛏、青蛤、厚壳贻贝、坛紫菜4.龟鳖类:中华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