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特别报道

南雄瞄准五大发力点

  □本报记者 金国栋 文/摄
  4月10日,由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组织的“全国农民报总编辑看广东乡村振兴”大型调研采访活动走进韶关南雄市,实地探访南雄乡村振兴的秘诀。
  平坦的道路,整齐的房舍,清澈的溪流,悠闲的老人,欢快的孩童……南雄市珠玑镇灵潭村呈现出一幅现代化与传统美交织的画面。
  灵潭村邻近赏梅胜地梅关古道,又是红色革命老区,过去这里房屋破旧、道路泥泞,旅游业一直发展不起来。随着南雄对古道保护和修复力度的加大,村庄环境的不断改善,灵潭的乡村旅游渐渐红火起来,还带动了腐竹等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1万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36元,两项较2015年分别增长40倍和124%,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村党总支书记吴沁蔚兴奋地告诉记者。
  古市镇丰源村,是南雄的精品村,通过发挥党建引领和农民的主体作用,发展了200多亩白莲观赏采摘园、300多亩油菜花种植基地等富民产业,打造综合性的农业观光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源村村民林春华说:“村子变漂亮了,村民钱包鼓了,大家更加和谐了,也更有幸福感和自豪感了。”
  随后,记者来到南雄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采访,立马感受到南雄发展电子商务尤其是解决当地特色农产品销路问题的决心。该中心功能划分清晰,集办公孵化区、仓储物流区、人才培训区、产品展示区、公共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区块于一体。值得一提的是,为更好展示南雄当地特色农副产品,该中心还设立农产品展区、美食体验区、酒类展示区等。记者来到农产品展区,这里摆放着各种包装精美的当地农副产品,每一件商品都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南雄味道”。
  据悉,成立近3年的南雄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以“政府主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大众创业、精准扶贫”为主导思想,通过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致力于打造一个“零成本”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及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服务平台,为当地农产品销售迅速地搭上了网络快车。2018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8.67亿元,其中农产品上行销售1.81亿元,贫困户农产品上行销售额达4536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电商发展,帮助群众创业致富,助力脱贫攻坚。
  采访活动中,南雄市委书记王碧安化身一线“讲解员”,为采访团详细介绍南雄推进乡村振兴的经验亮点。目前,南雄市208个行政村已全面完成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规划编制,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市场化实现全覆盖,党员保洁包户机制实现全覆盖,镇村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PPP项目实现全覆盖。
  王碧安表示,南雄作为原中央苏区县,又是传统农业大市,做好乡村振兴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将主要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以抓实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推行党组织优化设置在先、党组织领导决策在先、党员作用发挥在先的“三个在先”机制,实施“头雁工程”,成立管用有用的党群理事会,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二是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采取创建好工作机制、发挥好村民作用、设计好五种风格、筹措好建设资金、实施好项目管理、使用好专项资金等“六好”工作机制;三是以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的支撑,坚持以富民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特色农业;四是以实现精准脱贫和乡风文明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全面落实“三保障”惠民政策,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五是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加强“三资”管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